余准

余准

225 篇

恐怖故事一则

前件 早间七点醒来看到邮箱出现十封邮件,原以为是商城的邮件,结果是某位学生的回邮。原邮件共两封,一封是2020年4月15日发送,询问我某群群号,因为其母以为该群是邪教,所以删除退群了,同日我回复表示「既然这样就高考后再说」;另一封是2019年9月11日,题为「一位高中生的迷茫」,内容如下: 学长,我该怎么说呢? …… 最近发生了许多事情,我尝试说清楚 1.高中生应该谈恋爱吗? 此前与班上一名女生发生暧昧,思维效率下降,后来发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事情越来越乱了,现在不在一个班了,只是经过的时候还是有眼神交流……有时候她和我搭话我不怎么想搭理她,...

异形现象学

翻译自 Ian Bogost. Alien Phenomenology. 中译本待出。 新墨西哥州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各种古怪东西。 天气晴朗(clear)时,每天傍晚总有一阵子,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以东的桑迪亚山脉(Sandia Mountains)上会滴下同名水果的汁液,它们迅速成熟,直到黄昏将它们吞噬。山脉南麓,苹果树取代了西瓜。在那里,在被掏空的曼萨诺山(Manzano Mountain)中,美国武装部队特种武器司令部(U....

弹子球之歌

「弹子球机不会将你带去任何地方,唯独『重来』的指示灯闪亮而已。重来、重来、重来……甚至使人觉得弹子球游戏存在本身即是为了某种永恒性。」《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上春树写给「街机」(Arcade Machine)的情书。自二十世纪初名古屋人发明了柏青哥(Pa-Chin-Ko)以来,弹子球游戏始终风行日本,成为了连接不同代际的终极。从手动拉杆到自动发射,从手绘台面到五光十色的彩灯,自大正至令和的男男女女们在越发精致的弹子球机中消遣娱乐,村上春树则在弹球的不断碰撞中看到一种人造的「命运」。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将命运与游戏相连。在《法律篇》...

Roam Research 体验

「双向链接」软件是2020年新兴的笔记软件潮流。所谓双向链接,简单说就是类似维基百科的构造,即在被链接方的页面中也可显示出链接到它的页面。然而作为此类软件的鼻祖,Roam Research 还支持一些相当奇异的特性,例如段落级别的版本控制(如果你是一个每篇文章开头都要写二十遍的怪物,你就会明白此事多么重要),以及以段落/文本块为单位的引用——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引用中,编辑引文就等于编辑原文。 概言之,Roam 类软件的实质就一个类似 Project Xanadu(上都计划)的文本网络编辑器。至于此类笔记软件/服务的好处,也是依照各自用法决定,既可以是卢曼卡片法的实践,...

晚间新闻

从两年多前开始,除去每月整理「旧青年」的刊载内容外,几乎不再刻意看时事新闻了。社交网络自是一部分原因,需要了解的新闻都会通过时间线送到自己面前,算是省时省力;此外也是到了政治冷感的时期,国内的报道大都看不下去,端或立场这样的新闻倒是好读,可看起来也是满目疮痍,尤其自己这几年所做的议题越来越理论化,看着新闻报道里侃侃而谈的作者,或是专栏作家这样的人物,不由怀疑自己到底念的是何种「社会学」。 也有一种新闻持续在看,或者说不得不看:性别新闻,或者说,关于男人如何糟糕的新闻。如果夜里只有我一个人醒着,我就会看书、写论文或者玩游戏,空闲时候思考其他男性的事情。此事意味不明,也不常发生,...

公共领域中的交往与排斥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初版发行近三十年后,哈贝马斯在一九九〇版序言中回应了该书所遭受的各种批评。根据哈贝马斯的三点修正反观,相关批评也可以列出三个面向:其一,历史面向,由于材料有限,该书对「公共领域」变迁的描绘似乎与历史事实存在相当距离,细部的考察或许会逐渐抽空其理论的事实基础;其二,多元文化面向,公共领域描绘了一种单一的「理性文化」,在这一空间中,「交往」(communication)的理想形态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男性文化的历史投射,其他形态的文化与交往似乎缺乏进入的方式;其三,性别与阶级面向,哈贝马斯所设想的「公共领域」建立在国家和社会分离的基础上,在此划分中居于私人领域的经济(...

日常推理一则

在《关于学术「借鉴」的一件小事》中,我描述了一次被抄袭的经历。作为此事后续的一部分,我在半个多月前面临一个古怪的状况:一方面,澎湃新闻的记者找我,希望了解相关问题,这让我看到了抄袭者被惩罚的可能;另一方面,出于保护第二作者以及我自己——按我导师的说法,年轻时候在这种事情上出名显得有点奇怪——的想法,我也不太能够上新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我对胡翼青的指控内包含了一个强力指控,即他是我论文的外审,并且他利用这一身份做出了一些学术道德上有问题的举措。我是通过二作了解到这一点的,准确说,二作几个月前转发给我一张聊天截图,其中提到了这一点(当时还未事发,...

空间的社会诗学:《国家精英》及其方法意识

人类在已经消灭细菌的宇宙中生活,根本不可能幸福。为了重新在这里注入生命的活力,就必须使细菌活动起来,必须重新引入想象力,发现诗,从而创造人类美好幸福的生活。——巴什拉 二元结构与多重编织 在布迪厄的研究序列中,1982年出版的《国家精英》属于中后期作品。以《区隔》(1976)与《世界的苦难》(1993)为两个端点,伴随着个人在研究场域内位置的转换,布迪厄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在《区隔》之前,布迪厄的研究更具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色彩,较少使用定量资料;在《...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隐形学园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up.
Success! Your email is updated.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