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

98 篇

题材、形态、内容均无限定的三无产品。

如何成为一个民间社会学家?

前几日在电报群中「请求」大家多发些邮件后,终于收到了一封能够写文章回复的邮件。恰好也是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同时刚换了新的键盘,准备稍微适应一下),就不计长短随手写写。信件内容如下: 我是一名大一的社会学学生,在第一个学期中尝试进入这个学科,比如在豆瓣上找了些书来看,上学期在豆瓣的不同人的推荐下,看了几本书,比如伯格的《与社会学同游》,瑞泽尔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以及柯林斯的《发现社会》等等,但是一无所获,总有一股感觉在学科的围墙外的感觉,接下来也不知道怎样读下去了。本来等分导师了之后可以去找导师求个书单,但是学校随机把我分给了一个社会工作的导师(大类招生),我尝试去找社会学的老师求个书单,...

龙骑士07与恐怖少女游戏

anomous_user 从《心跳文学俱乐部》出发,对ADV游戏中的副剧本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由于缺少足够的ADV游玩履历,本文并不打算模仿这一取径,而是选择从更理论化的「元(meta)叙事」角度来考察几部作品及其故事结构。自然,这些简短的考察均建立在 anomous_user 对副剧本系统的分析之上: 「游戏的副剧本系统在同样的背景下提供了与悬疑完全无关的情节,令故事本身作为文脉的构建物被弱化,也就相对地令虚构角色上位。但想要达成逻辑的自洽,就又要排除掉不必要的信息。这样一来,通过控制信息量来建构作者与读者间的游戏行为的大类—— 密室悬疑,就成了文脉建构的必备条件。副剧本系统事实上完成了日系ADV的自我身份确立,...

圣衡水之路

「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成绩都不是属我们的。」——《衡水一书》 十三四岁的时候,除了那堆狐朋狗友外,世界上的所有人对我来说都是坏蛋。在所有可能的坏蛋中,最坏的就是学校的校长,一个早已退休却又被返聘,在这所三年后即将关门的初中实施恐怖主义管理的老太太。入学那天,作为一群刚十二岁,从市里所有角落考到这个新建的精英或贵族学校来的初中新生,我们的七十六只右手和四只左手(要到半年后那四个左撇子才被老太太彻底矫正)握着笨重的英雄钢笔或亲戚送的派克钢笔,在八十个黑色封皮的三十二开笔记本上,努力记下老太太的发言: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场的人都应该保持这种习惯,一个拥有优秀习惯的孩子会自然习得优秀的习惯从而不需要父母老师的监督也能变得更加优秀,一个拥有优秀习惯后来又失去了的孩子必须赶紧找回这种习惯不然就只能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才能勉强养成一些极易失去的优秀的习惯…… 我们一张张翻动我们手头的纸,直到学校赠送的笔记本不堪其重,...

云的理论

《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有过一句流传二十余年的台词:「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用现代科学术语解释,紫霞所说的「彩云」(Cloud iridescence)就是一种无法观察到圆弧的日华现象。说彩云是与日月同辉或许有些不当,可彩云与太阳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古人们不得不将其当作命运或神灵的象征:在《史记》中,司马迁就借他人之口,将草莽时期的刘邦描绘为一位奉天承运的天子,而证明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刘邦周身「皆为龙虎、成五彩」的云气。 古人多喜五九之数,因此彩云也多是五彩或九彩,前者多用来凸显人间的权威,...

《在逃》及其方法检讨

为何而「逃」:主题及内容概要 2014 年出版的《在逃》(On the Run)意在为「大众收监」(mass imprisonment)时代写下一份民族志注脚。在导论中,爱丽丝・戈夫曼(Alice Goffman)指出,自己的工作希望勾勒如是状况:「历史上的高监禁率及与之相伴的严密的治安和监视,正将贫困的黑人社区转变为疑犯和逃亡的社区。」可即便「恐惧和猜疑的气氛弥漫在日常生活中」,居民们仍会尝试雕琢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甚至在一个自我构建出的道德世界中,发现自己的「...

恐怖故事一则

前件 早间七点醒来看到邮箱出现十封邮件,原以为是商城的邮件,结果是某位学生的回邮。原邮件共两封,一封是2020年4月15日发送,询问我某群群号,因为其母以为该群是邪教,所以删除退群了,同日我回复表示「既然这样就高考后再说」;另一封是2019年9月11日,题为「一位高中生的迷茫」,内容如下: 学长,我该怎么说呢? …… 最近发生了许多事情,我尝试说清楚 1.高中生应该谈恋爱吗? 此前与班上一名女生发生暧昧,思维效率下降,后来发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事情越来越乱了,现在不在一个班了,只是经过的时候还是有眼神交流……有时候她和我搭话我不怎么想搭理她,...

弹子球之歌

「弹子球机不会将你带去任何地方,唯独『重来』的指示灯闪亮而已。重来、重来、重来……甚至使人觉得弹子球游戏存在本身即是为了某种永恒性。」《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上春树写给「街机」(Arcade Machine)的情书。自二十世纪初名古屋人发明了柏青哥(Pa-Chin-Ko)以来,弹子球游戏始终风行日本,成为了连接不同代际的终极。从手动拉杆到自动发射,从手绘台面到五光十色的彩灯,自大正至令和的男男女女们在越发精致的弹子球机中消遣娱乐,村上春树则在弹球的不断碰撞中看到一种人造的「命运」。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将命运与游戏相连。在《法律篇》...

晚间新闻

从两年多前开始,除去每月整理「旧青年」的刊载内容外,几乎不再刻意看时事新闻了。社交网络自是一部分原因,需要了解的新闻都会通过时间线送到自己面前,算是省时省力;此外也是到了政治冷感的时期,国内的报道大都看不下去,端或立场这样的新闻倒是好读,可看起来也是满目疮痍,尤其自己这几年所做的议题越来越理论化,看着新闻报道里侃侃而谈的作者,或是专栏作家这样的人物,不由怀疑自己到底念的是何种「社会学」。 也有一种新闻持续在看,或者说不得不看:性别新闻,或者说,关于男人如何糟糕的新闻。如果夜里只有我一个人醒着,我就会看书、写论文或者玩游戏,空闲时候思考其他男性的事情。此事意味不明,也不常发生,...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隐形学园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up.
Success! Your email is updated.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