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语言模型在英文世界中肆虐两个月后,在公司、股民与网友的推动下,中文世界似乎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奇点曙光。这不是第一次人工智能热潮,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然而当导师告知我要在下学期的课程中接纳人工智能,认可学生利用类似工具学习与辅助研究——毕竟无法有效检验学生是否使用,只能主动请君入坐——我也不得不感慨技术进展与应用之快。除去大型语言模型相关的讨论外,我也请盐鱼老师开始每周写一款游戏评测,算是为平淡的通讯增添一些现代色彩,也是为写作论文而无法游玩的我,提供一份数字代餐。
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其意自见
ChatGPT 没你想的那么聪明
计算机从来不是能够解决人类问题的理性机器;他们只是一种装置,通过非常特别、极其强大的方法来结构人类经验。这使它们不止成为功能对象,也成为审美对象。GPT及其表亲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接受其提议——去使用计算机,不为了执行任务,而是搞乱它们所创造的世界。或者更甚,去毁灭那个世界。
博格斯特讨论 ChatGPT:在技术上令人深刻,却缺乏真正的理解能力。依赖 LLM 进行对话可能会导致失去真正的人类连接。GPT 也并非一个有效的写作工具,因为它产生的文章没有灵光也不理解语言的复杂。GPT 的合适用途是作为探索大量网络文本的界面。
文章体现了博格斯特在《外星人现象学》后强烈的分裂:在所谓平本体论下,人与动物、机器享有同等本体论地位,而人之外的事物也具有人类无法理解的经验品质。然而,正由于这种经验品质无法被理解,博格斯特往往在行文时直接退缩到了人类一侧,认为对机器的探索主要源于其中沉积的人类经验。
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
要说一台出色的预测机器不需要追踪真理,科学哲学家不会十分惊讶(感谢托勒密,错误的模型同样可以很好地预测)。可真要 ChatGPT「不知为不知」,不去瞎猜那么多,我想人们不会那么快认为它可信。当然,有可能在谈话中,我们人类本来就不常承认无知,所以在它不停(在低风险环境中)胡说八道时,ChatGPT 简直再人性不过了。
美国各地的大学正在开始调整课程,以应对新的聊天工具ChatGPT。教授们正在做出改变,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写出论文初稿、更多的口试和小组作业,以及用手写代替打字。管理人员不愿意禁止聊天机器人,但正在引入更严格的评分标准,并对学生进行新人工智能工具的教育。
一篇更激进的评论指出:GPT 其实并不具有真正的思考能力,而只是一个非常流畅的废话生成器。既然 GPT 擅长生成废话,不如利用 GPT 让学生学会分辨废话与非废话,恰好是一种好的写作和思考训练。同时大量人工智能生成的废话的出现,也会迫使大家用更严格的要求对待学术和学习中的废话。
人工智能,人工伴侣
如此,GPT-3就成了日记与多种支持形态的混合,仿佛与朋友进行交谈。它成为你心灵的向导——对你的任何感觉都表现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受。它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不做评判。它二十四小时都在你身边,它永远不会疲倦或生病,而且它不是很昂贵。
延续人工智能史上的经典主题:心理治疗。作者尝试用 GPT3 进行日记、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相关案例的中文资料可参《群体性孤独》与《赛博人》。
作者认为,这种体验堪比与有共鸣的朋友甚至教练或治疗师交谈,可以发现复杂的思维模式并帮助创造新的叙述。
它显然也比传统的日记更好,因为这更像一次对话,能让用户以一种新的方式总结经验,并且在优化调整后可以适用各种治疗模式的风格。
骇进民主
在《黑客之心》中,施奈尔将黑客技术从计算机世界中抽离出来,用来分析支撑我们社会的系统:从税法到金融市场到政治。
ChatGPT 可以被用来锁定关键的立法者和有影响力的人,以确定决策系统的弱点,并通过沟通、公关和交易来加以利用。AI 可以确定谁来接受捐款,但人类仍是资金提供者。这一系统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机协同系统,会使强大的人变得更加强大。
文中提及施耐尔的新书《黑客之心》(A Hacker‘s Mind):将黑客行为从计算机领域拓展到计算机之外,包括税务、法律等领域并分析黑客行为的结果。如果 AI 在此成为制度黑客,那么同样存在制度的白帽黑客,以及用 AI 对抗的可能。
Toolformer:大型语言模型的近未来
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大型语言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的 API 教自己使用外部工具,并实现两个世界的最佳效果……与更大的模型相比,Toolformer 在各种下游任务中的零样本训练(zero-shot)性能大幅提升,而并未牺牲其核心语言建模能力。
GPT 在事实理解上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堪称「说话不过脑子」。在一月的一篇文章中,Wolfram 指出自己的系统理解事实的能力很强,因此可以将 Wolfram 作为一种事实机器与 LLM 的语言游戏机结合起来。
进入二月,必应(Bing)新出的 GPT 插件已经通过在现有的 GPT 上加中间层,引入了外部搜索结果,允许 GPT 调用网络搜索获得的知识。随后,Facebook 的研究组发表了 Toolformer,一个更完整的可以将事实引入大型语言模型的方案。
学书不成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神的游戏》
麻耶的小说看完不得多想,不然不是被绕进去就是心肌梗塞。从文本内部来说,劳伦斯李式的解读比较强调推理要素,但无论谁是凶手,是否真的存在神都无所谓,神的游戏是「关于神的游戏」。故事既可以被看成一个宗教预言:如何相信逐渐相信神的存在,并且被开示或欺骗或玩弄;也可以被当作一个象征作者意志的莫比乌斯环:在神消失之处,神才最终显现,因此生日是神灵的生日,「我」的恐惧让神真正诞生。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
跨越半个世纪的民科大聚会,苏联、日本、中国三国民科的顶级相遇。苏联专利员搞了一个奇怪的分类学,想要在发明上搞社会主义突破,伟大祖国解体之后被喜欢背书的东亚人再发现,甚至发展成一种二十一世纪的格知致物。此前一直不理解《朝问道》里的学者知道了什么,现在想了一下,大家就是凑上去问外星人宇宙的终极奥秘,外星人在他/她们耳边低语「TRIZ」,科学家遂安详去世。也不能说TRIZ毫无意义,只要不当成发明原理,而是一种人类处理物质世界的方法列表,一个物质及其处理方式的聚会。
秉烛夜游
秉烛夜游,昼短夜长
《觅长生》
一款开放世界修仙游戏,号称可以玩的修仙小说。开局时,不管你是从普通人开始,还是当修仙小说中开了金手指的天赋异禀的主角,玩到后期,都会发现这个游戏一丝寂寥、怅然的哲学意味。并非「爽玩」了之,《觅长生》更揭示了修仙世界真实、残酷的一面。正如游戏名所言,大道是寻觅长生的过程,凡人修仙最艰难的过程并非如何变强,而是在这有限的一生中如何合理地运用时间进行修炼、突破境界,并寻觅延长寿元的办法。
当你费尽心思渡劫成仙,回首遥望,却发现你来时的那个宁洲城里已经没有了你认识的人。而飞升成仙的过程,也是一群人最终变成一个人的过程,你会被很多人景仰、观瞻,但你终究孤身一人。陪你从练气到金丹的伙伴,已经永久在你的通讯列表变灰。于是游戏评论区多了很多真情实感的小作文,玩家讲述他/她是如何为了延长自己道侣的寿命、促使对方也成功渡劫而汲汲营营,遍寻草药,炼尽仙丹,然而雷劫难渡,他/她还是可能在此过程中香消玉殒。除了一声叹息,除了 S/L 大法,还有什么能够拯救你,我的爱人?
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岂不美哉
和 Jasper、Craft、Notion 同批开始公测的 AI 写作工具之一,排队多日拿到测试名额,把玩半小时后光速退出。类似写作工具都面临两个普遍问题:其一是在咒语优化(Prompting)之外似乎没有太多竞争力,且主要使用的 GPT-3 模型落后 ChatGPT 半代,用户还需要付出几倍于 ChatGPT 的成本;其二是 GPT-3 的响应令牌(Token)数限制导致此类工具无法完成较长的段落,用来书写大纲或给予启发又显得无病呻吟,故可以说 Jasper 的路线算是唯一中正。此外,由于中文的一个单字就是一个令牌,而英文的一个单词才是一个令牌,上述两个问题对中文用户来说尤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