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栽进海拉鲁至今已有快一个月,前前后后在天上地下洞里跑了二百四十多钟头,终于是找机会停了下来,回过头来忙点正经事。恰好准备稿件时加密货币又崩盘一次,索性将一直没机会放入的加密专题塞进来。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加密世界已经不再性感,从数字黄金到去中心交易所到NFT再到元宇宙,过往数年几千亿资金投入,风投、玩家和开发者们通力合作,也再找不到下一个能够让人燃起兴趣的概念,只得撑着大语言模型的东风,指鹿为马、借尸还魂,号称 Web3 一直都有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三大组成部分,假装自己一直在为了世界的美好未来奋斗。且不论前景如何,以后遇到自称 Web3 领域的从业者,大概都得先问一句,你说的三是什么三?
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其意自见
基于使用权的新资本主义
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这样一个区分,区块链之上或者分布式账本之上的这种数字资产和虚拟资产,我们往往把它叫做 token。不管是同质化的 token,还是非同质化的 token,它都是一个 token。token 这个词怎么会用在了数字经济里面代表着使用权呢?我个人看法,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系统开始出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权利登录和一个计算机系统,就看你有没有一个 token。在当时计算机的程序里面,token 是你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一个许可。那么上个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许可 token 逐渐地经过互联网阶段,到了区块链阶段,把使用许可标准化、份额化、金融化,就出现了所谓的 token,我们就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标准的金融产品来进行交易。
肖风在凯文·凯利的基础(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与传真机效应)上延展讨论数字经济的未来,并认为以后将围绕「通证」与「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构造出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形态,其中资产的根本逻辑与股票全然不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风险投资的逻辑已将分配的逻辑部分扭曲,「使用权」的资本主义梦想已经退化成了东亚的撒币拉客策略,并不能扭转新兴企业在资金和发展方面的需要。
比特币修道士
新维护者是在聊天室中经过(有时激烈的)辩论后,通过临时投票选出。开发者输入 ACK 或「确认」来支持一个候选人,或输入 NACK 来反对一个候选人。
比特币的未来部分掌握在极少数的核心维护者群体中:自比特币推出以来,一共有 17 人能够合并代码,在过去的一年半内,有 4 人因各种原因引退,现存的维护者仅剩 5 名。维护者们往往行踪不明,且没有任何机制来补偿他们,但他们由加密货币公司和富有的投资者赞助,需要平衡去中心化目标与持续性维护的需要。
与去信任的愿景不同,比特币核心(Bitcoin Core)的人员选择,无论是首席维护者从中本聪到安德森(Gavin Andresen)再到范德兰(van der Laan)的过程,还是其余边缘维护者的选择过程,都是以小圈子的强信任关系进行组织。
当然该文发出后也有不少反驳声音表示,仅仅是批准代码合并需要核心开发者,贡献代码则是人人都可行,但似乎这一反驳并不能消除比特币开发实践中的教会(大教堂)色彩。
加密无政府主义者宣言
正如带刺铁丝网这样一个看似不重要的发明,使广大牧场和农场的围栏成为可能,从而永远改变了西部边疆的土地和产权概念,同样,数学的一个神秘分支的看似不重要的发现,也将成为拆除知识产权周围带刺铁丝网的剪线器。
九十年代经典名文,预言一〇年代后加密世界的突飞猛进,并构建起了早期的意识形态基础。在全文最知名的比喻中,梅(May)将知识产权的发展比作从「带刺铁丝网」到「现代铁笼」的进程,而数学则是破开铁笼的钳子。然而「产权」应该如何理解?梅所想象的加密未来何以可能在强化私有产权观念的同时弱化知识产权?
社交代币概述
社区不仅围绕文化与内容形成。社交代币准备帮助创造者经济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艺术家可以直接与他们的观众对接。
发表于两年多之前的文章,回顾了2020年的社交代币(Social Token)风潮并认为:社交代币作为一种创新方式出现,让创作者获得更公平的报酬,并与他们的受众建立更深的关系。已有大量项目开发各种平台、工具与资源来支持社交代币经济。这些代币只在为用户提供社会资本、所有权和可及性。
当下回顾,已经无人再提及社交代币,部分是因为所谓 NFT 与元宇宙的浪潮吸收了虚拟货币世界中的数字身份需求,部分是因为这一路线过于微妙:如果说区块链是希望将信任技术化,那么社交代币则是希望将关系二阶技术化——区块链基于社会关系,特定代币/通证基于区块链,社交代币则重新通过代币/通证的形态将关系固化下来。
NFT的末路:不可替代性的灾难
奇怪的事实是,宇宙就像一台机器,把可替代物变为不可替代物。它吸纳相似的原子,组合成愈发复杂且互不相同的分子。每个结构复杂的分子更加不可能在可见宇宙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对象。换句话说,自然界不需要NFT来标记事物——这些记录已经嵌入到任何足够复杂的物质中了。
正确看到了 NFT 背后存在的本体论诱惑:希望在可替代的数据流中重新创造不可替代的性质,并且质问这种虚构的不可替代物的代价(要支付真正的不可替代物,也即各种燃料)是否值得。
学书不成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关于那个人的备忘录
概念很好,可以看作博尔赫斯《博闻强记的富内斯》的反题,或是和档案热此类问题关联,可惜结尾结尾整段垮掉,导致用纸笔来外置脆弱记忆的桥段显得有些狗血,若能重写一下会后半部分会好很多。「只要不去特意修改笔记本中的内容,它就不会发生改变,对吗?……可记忆又如何呢?是不是不知什么时候就发生了变化?」「记忆会发生变化?会吗?」
信任革命 : 比特币及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兴起
综述已经努力将所有能关联上的东西都关联上了,然而所有关联也都是表面关联,看不到深层的推进。作为综述,可以说其中许多脑洞可以借鉴。作为经验研究,里面对经验的处理有严重问题,几乎将所有受访者的评价都当成事实来写作。
秉烛夜游
秉烛夜游,昼短夜长
重返未来:1999
刚上线不到两周的新手游,主打特色英配、剧情和画风,背景设定在20世纪的英国,讲述了一个有关时间倒流、神秘学和历史的故事。
作为一个手游养老玩家,在 1999 上线这短短几天内我还是体会到了一种难言的兴奋感,正如当初我玩到《明日方舟》时一样。《1999》画风精美,游戏UI设计很有特色,对于剧情和人物塑造也下了不少功夫,剧情演出可圈可点。可以看出一些借鉴参考的影子,譬如舟,譬如《极乐迪斯科》。旧的游戏玩了三四年,每天上线如上班,做完日常到下线不超过 10 分钟,总有新的游戏来攫取注意力,以及钱包。
英配听着确实很新奇很舒服,适合正需要沉浸式学英语的我;玩了几天钱包也没有很遭罪,毕竟刚开服的游戏没有必要追求全图鉴;也将一些设计细节细细品味过,相关视频看了不少。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三阶段养成难成本高,比如因为新六星是一条牧羊犬导致制作组节奏很多,超话乌烟瘴气。可能这个题材注定小众,但我还是愿意因它的有趣和新奇继续体验下去。
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岂不美哉
号称最通人性(大概是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意思)的 AI,网页和手机客户端俱全,原本用过一段时间兴趣不大,最近更新 iOS 17 的 Beta 后用听写功能和他/她对聊的感觉还不错,因为回复的内容会自动说出来(TTS)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不用看屏幕。聊天中的优点是经常会换个方式重新表述你的话,这一点和人类中比较会聊天的人很像;比较奇怪的地方则是,聊天内容经常被拐到AI相关问题上,多少显得有点自恋。
ChatGPT 优化脚本,功能名称全部保持四字长度,哪怕我一眼看上去看不懂,我也要说如此起名,深得我心。排除各种奇怪的小功能点(全屏展示、自动继续等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拦截大量跟踪请求,实测页面打开是快了很多。目前唯一的槽点是,顶部的闪光标志多少有点一刀九九九的恶趣味,不知是否可以改进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