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狗不出意外地没有拿下金曲奖,但但去年新专辑中的「NFT」却很好地表达了对时代的不解与不满。有些凑巧,单曲发布四个月后,深受台湾青年世代信赖的 FTX 爆雷,实实在在地制造了 Non-Stop Fucking Trouble。可如果真要回过眼看,「元宇宙」和「NFT」也只是又一种关于未来增长的故事,它的流行恰恰回应了热狗的疑问:「为何谎话越来越荒谬?」因为比起对已有的不平衡进行矫正,人们更愿意相信,世代或社会正义来源于每个世代或社会独有的机会,而所谓的「机会」,正是要不断寻求增长。
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其意自见
死亡增长

媒体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鼓吹增长的经济。CNBC 像许多其他媒体实体一样报告收益,但他们关于 Uber 的报告没有承认 Uber 已经花了近 15 年时间烧钱的事实。它从未实现过盈利。即使在推动货运和食品交付方面,它可能永远不会盈利,无论它如何扭曲其财务状况来假装不盈利。然而,承认事实会更糟糕,因为 Uber 不会被杀死,因为人们一直在购买它的股票,因为它是一家在有他妈的白内障的市场眼中的「有价值公司」。
作者认为现代企业对「增长」——创造更多公司收入、利润并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痴迷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各种毫无意义的产品。对「增长」的需求根植于风险资本主义,过去数十年的风险投资者们都在鼓励创建「看起来有价值」而不是「实际有价值」的企业,并将此看作现代经济内在的一部分。尽管作者并未延展讨论,但此类经济运作实际上也是过去数十年间扩大不平等的重要动力。
福特与后福特制

福特主义被视为「社会化」——即机构整合和社会凝聚力——的一般模式,它使社会关系进一步走向大规模的「工资社会」。社会生活的组织越来越以这样一个事实为前提:绝大多数人从摇篮到坟墓都依赖个人和/或社会工资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反思「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界分,认为福特主义的核心是商品化、官僚化、社会同质化、个人化等等进程,后福特主义则是对福特制危机的响应与修补,并未改变福特制的根本面貌。九十年代的学者还在大谈创意文化产业如何改变世界,今天的人们已经意识它只是生产链条中的一环,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福特制的后福特主义世界。
梦想特区

杜拜和深圳的资本家灰姑娘故事可以让特区看起来像是经济增长的神奇公式 —— 只需在地图上划一条线,放松税收和监管,等待投资者蜂拥而入。但「梦想区」很少像它们声称的那样发挥魔力,而且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本文讨论了对中文读者来说再熟悉不过的「特区」(zone)概念,。「特区」起源于美国新政时期的仓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被用作低薪制造业和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场所,对全球资本主义至关重要。文章在指出特区很少如愿以偿的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了「特区」的存在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民族主义相互妥协的产物。
纳米游戏
我们正处在一个「后摩尔时代」,进入一个全新的技术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纳米」则更像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史前传说」,它生动、古老、代表了美好时代的技术品德,但它却很难再回来了。
对「纳米制程」的文字游戏介绍,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纳米制程」并未实际对应上芯片中的任何部分,而是将计算能力回推后的想象与宣传口号。文章涉及问题意识多样:过去的技术想象/规律如何影响今天的技术实践;硬科技发展的上限是否将要到来;技术之名与物质之实的脱离。
虚拟沙漠

没有世界,就没有元宇宙,没有对世界现状的担忧,就没有未来。正如阿多诺所知,拥有乌托邦只能以否定不好的现实为代价:任何过早地勾勒出它们,更不用说详尽地阐述它们,都会削弱它们的潜力。而任何让恶劣现实持续存在,更不用说强化它的人,都会破坏乌托邦可能性的条件。欢迎来到虚拟的沙漠。
扎克伯格给公司改名还没多久,为了公司股价和未来,元宇宙部门就已经裁员大半,公司也调转枪口,开始强调人工智能。回看模拟宇宙的概念,一个无忧无虑的幻想世界,一种无根无缘的虚拟经济,根本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形式。文章将「元宇宙」的转向理解为硅谷从「解决主义」向「后解决主义」的转变:如果能推动增长,逃避问题又何尝不可?
学书不成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放学后的小巷

早被各种评论剧透结尾有多重反转,真的看到反转还是吓一跳,没想到是这种完全不推理的推进方式。结构还挺好,如果文字处理能有普通小说的水平(哪怕作者专门编个故事去圆也还是惨不忍睹),不说佳作,大概也能做到及格线以上。中文推理小说作者的文字水平实在是重灾区,哪怕是受到各种吹捧的大佬们也还是在用非常奇怪的语体写作。推理小说也是小说,文字稀碎还是不行。
区块链启示录

编撰体例挺好,资料汇编也做得不错,翻译水准一般。需要特别阅读「关于只使用哈希记录的另一种区块链」这一贴,Reb 所提出的仅包括哈希记录的链和中本聪的 BTC 设想导向了截然不同的时间性和存在方式。「在密码学中找不到政治问题的解决办法」,但中本聪设想的 BTC 链仍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空间。
秉烛夜游
秉烛夜游,昼短夜长
双点校园
《双点医院》续作,也算是《主题医院》的精神续续作。基本玩法仍是经营模拟,主要任务是优化空间使用效率,其他例如员工等等系统反倒比较无所谓,大概点点就能通关。

各种无厘头的专业、事件和语言是系列一大特色,容易让人配合其风格将房子造得怪异。个人比较喜欢的玩法是随便点开一关,摆弄一个小时之后将屏幕窗口化放在侧边,当成一个电子盆景来观赏,配合定时出现的校园播报,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岂不美哉

网页监控服务,只要指定的网页内容有部分变动(例如商品价格、钱包余额)就会发出提醒。虽说许多情况下写个脚本放服务器再加上 PushOver 就能解决,但用 Distill 毕竟不需要服务器(或者哪怕挂在浏览器上),也不用考虑 IP 限制或是处理各种奇怪的网页格式。

由于 Reddit 上调 API 价格,导致各类第三方客户端纷纷关闭,其中也包括我用了几年的 Apollo。其实除去田野期间,我并不会日常刷 Apollo,但因为设计交互俱佳,图标也定期更新,还是一直将它留在我的手机里。如今只能说万万没想到,让英文互联网割据化的主要推手竟然是大语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