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介绍
列斐伏尔的短二十世纪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本人的思想有着非常复杂的脉络,前后期思想也有着非常明确且巨大的变化。当然我们很快会发现,列斐伏尔所有思想上变化的线索都源于他所处的世界和生活,而并不是坐在书斋中闷头苦想的产物。作为一种介绍方式,我简单的列举了这位生命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人生中经历的、参与的或影响的重要事件:
(1)法国超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2)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3)法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与宣传;(4)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与融合;(5)法国抵抗法西斯的地下运动,(6)1968年的学生造反;(7)20世纪70年代西欧的绿党和平运动及无政府主义运动;(8)20世纪70-80年代城市化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9)后现代思想转向的讨论;(10)对前苏联东欧剧变的思考等等。
从二十世纪初的超现实主义一直到二十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列斐伏尔思想发展的动力一直是解释他所面对的世界。然而他学术的影响力却并没有贯穿整个学术生命:大体上,在西方思想界,列斐伏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均是备受关注的、与萨特齐名的核心人物;但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平息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右翼思想的抬头、结构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列斐伏尔逐渐被排挤出思想中心而遭遇到遗忘与冷落。直到他于1991年去世之后,由于其主要著作渐被英语世界译出,才重获西方思想界注目。
「哲学家小组」与法共
整整九十年的生命给列斐伏尔带来了非常异质性的思想资源。1901年6月16日,列斐伏尔生于法国西南部朗德省(Landes)阿热莫村(Hagetmau),长于纳瓦朗镇(Navarrenx)。为了当一名大学教师,他曾经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大学(Aix-en-Provence)师从莫里斯•布隆代尔学习哲学,特别是奥古斯丁与帕斯卡哲学,后转入巴黎索邦大学继续学习深造。
在索邦大学,他与乔治•波利策、保罗•尼赞、诺伯特•古特曼和乔治•弗里德曼等这些日后法国思想巨擘明星们逐一相识,并创立了「哲学家小组」(the Philophies)。小组成员于1928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并出版了法国第一本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
同一时期,列斐伏尔也被超现实主义运动所深深地吸引,并与其他哲学家小组成员一道参加所谓「超现实主义研究会」。当时以布列东为首的超现实主义者正向被笛卡尔支配的法国哲学届介绍黑格尔,列斐伏尔是反向通过黑格尔对马克思的理论增加了兴趣。
三十年代的工作
由于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的作品还没有被完整译介到法国,所以列斐伏尔进入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相当奇怪。我们之后也会发现,这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他的思想风格,他的思想并不是源于对马克思原典非常妥当的解读,而经常是以马克思为基础或核心来融汇百家,差不多是六经注我的做法。
在整个三十年代,列斐伏尔影响最大的作品并非自己的原创作品,而是一套导读:1934年的《马克思著作导读》、1938年的《黑格尔著作导读》与1938年的《列宁著作导读》。三本导读中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著作导读》,三十年代的法国知识界恰逢科耶夫将引进黑格尔,受到超现实主义影响的列斐伏尔是为数不多能够提供科耶夫之外的黑格尔理论资源的法国本土研究者。——当然,题外话,列斐伏尔对列宁的《哲学笔记》的介绍与列宁本身关系不大,法语版整本书里只有七页是介绍列宁的原书,剩下一百多页都是介绍列斐伏尔自己对列宁的诠释。
当然,在导读之外,三十年代的列斐伏尔也有自己的原创作品:以三本导读为基础,或者说以三本导读为思想预备,1936年,列斐伏尔与古特曼合著的《被神秘化的意识》出版,这是列斐伏尔第一本非评论性作品,直接构成了后续《日常生活革命》等作品的前声;1939年,列斐伏尔独自出版了自己研究马克思的专著《辩证唯物主义》,书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黑格尔根基并突出了异化理论、实践概念与人的全面自我实现的主题,该书很快成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的里程碑著作。
被神秘化的意识
《被神秘化的意识》原本是作为「五论唯物主义哲学」之一出版。列斐伏尔与古特曼在《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开头就列出了这个计划系列著作的名单:《被神秘化的意识》、《私人的意识》、《日常生活批判》、《意识形态的科学》、《唯物主义与文化》。但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即便如此,在《被神秘化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中已经出现了相当多《日常生活批判》的母题,也预演了他将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发展的那种存在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
以列斐伏尔讨论最多的异化问题为例,在马克思那里,异化表现为个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类本质的消失,即物的存在对人的存在的压迫,而在列斐伏 尔看来,异化作为被神秘化的意识表现为个体的生存被抽象的社会关系所吞没,这反而更接近海德格尔所说的,个人自愿沉沦于日常的「无名状态」,自愿成为常人而回避自己的真实的生存处境。
我们在上面的介绍中已经提到了列斐伏尔的部分学术脉络,包括经典法国哲学、超现实主义、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等等,可在此之外,列斐伏尔同样深受尼采与存在主义哲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影响。概言之,列斐伏尔与古特曼编纂三本经典文集导读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集马克思、黑格尔与尼采——或广义上的存在、生命哲学——为一身的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异化,即「被神秘化的日常生活现实」的方法论,这就是个人与社会、 人对自然的拥有和人对自我本质的拥有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唯物主义」的语境
作为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前最重要的两本作品,《被神秘化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同样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语境:一方面,三十年代《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根本上改变了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面貌,列斐伏尔的两本作品也充分反映了对马克思《手稿》的吸收与理解;另一方面,列斐伏尔在利用青年马克思思想资源之外,更多也试图将矛头指向苏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就是彼时盛行的日丹诺夫主义:
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与日丹诺夫建立了一种自然物质本体论体系哲学,将哲学实证科学化。其次,苏联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一种简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唯物主义•将认识与实践的世界指认与还原成为一个所谓本来面目的自然界,他们坚持认为有一种自然界本身的客观规律而否定了任何中介性的认识前提……他们只承认一种实证科学即政治经济学,而不承认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合法性。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语境下,列斐伏尔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总结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要点,它们几乎被完全继承到了《日常生活批评》中: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是「内容至上论」,反对欧洲哲学史上一切形式主义的形而上学。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是分析各种具体的总体性内容的方法。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理解生活总体性意义的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经济事实的客观性而没有怀疑它,但把它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作为独立于人的现实存在而必然要超越它,因此它把活生生的人一一他的活动,自身利益、目的与大公无私、事件与机遇等等一都纳入到生成的结构与可理解的结构之中,它分析一种具有内在统一性但却有多方面的与戏剧性的总体性。」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哲学。既是一种因果性分析也是一种世界观。既是一种认识方式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既是一种既定的世界的生成中的觉悟也是改造这个世界的意志,难道说排除了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能存在吗?」(Henri Lefebvr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103)
展卷翻页
理解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前置作品序列及其语境后,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这本书了。当然,我们或许还可以加以说明,和《辩证唯物主义》等作品一样,列斐伏尔的大部分作品都有着非常复杂的现实语境。事实上,在四十年代早期,列斐伏尔一度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由于列斐伏尔早期作品的巨大影响力,法共党内一直将他视为共产主义哲学家中惟一能够阻止萨特影响的哲学家,但日丹诺夫教条主义使得他在党内的处境日益困难。
1949年,列斐伏尔因为自己过分强调与依靠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来解释马克思思想,过于强调马克思的哲学家特性而向党内作检讨。列斐伏尔是法共中第一批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检讨的知识分子。事实上,直到五十年代末彻底脱离法共,列斐伏尔不得不在包括《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在内的相当多作品中接受法共的相关意见。也正是这种特别的环境迫使列斐伏尔在相当长时间里尝试通过文学批评绕过社会研究的禁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看到非常复杂的文学讨论。
回到《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也就是这个三卷本的导论部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是一个非常异质性的文本,它由两部分组成:《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写于1945年,1947年由加塞特出版社岀版。1958年再版,加了一个篇幅很长的序言(序文几乎与正文一样长,各占100多页)。第一卷可看作是列斐伏尔在抵抗法西斯运动时期,流亡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区时所进行的农村社会学调查,以及被战争所打断的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后续的第二版导言则是列斐伏尔在离开法共前后对法共时期的日常生活思想的一种反思。两卷之间的历程恰恰是列斐伏尔从风光之至到自我检讨最后脱离法共的过程。
由于这种异质性,在后续介绍中,我会从正文部分讲起,最后回到后写的二版导言,只在部分互文性较强的部分加以交叉说明。为了让整个说明结构更明晰,我参考刘怀玉的研究,在整本书中抽出五条线索,并根据章节顺序以此展开它们:
- 一是「为什么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首先发现了日常生活,却不理解日常生活并将其神秘化」?
- 二是「二十世纪以来有那些较为成功的对日常生活的探索」?
- 三是「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研究日常生活批判问题的根本方法论」?
- 四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五是「列斐伏尔前期日常生活批判的理想或归宿是什么」?
文本梳理
温故知新:前日常生活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第一、二章)
《日常生活批判》的第一章叫温故知新,第二章叫对日常生活的认识,两章讨论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即日常生活在过往学术研究中的位置。大体来说,第一章关注的是为什么过往的文学没有处理好日常生活,第二章关注的是当代学者中有哪些处理较为成功。这也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五条线索中的前两条。
- 一、「为什么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首先发现了日常生活,却不理解日常生活并将其神秘化」?
- 二、「二十世纪以来有那些较为成功的对日常生活的探索」?
现代主义文学的落败
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正文开头,列斐伏尔并没有直接开始讨论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而是进入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日常生活批判的反省中。列斐伏尔的一个基本看法是,虽然现代文学率先接近并发现了日常生活世界,但这种「接近」并不是一种「理解」而是「贬低」,不是一种「批判」而是陷入了神秘化抽象化的「直观」,即要么逃避日常生活,要么默认日常生活,但就是缺少清醒的日常生活批判意识。
列斐伏尔将十九世纪文学的主题指认为「忧郁」,并区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失败与挫折的主题:以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波德莱尔的《我赤裸的心》等为代表。第二种是二重性主题:怨恨的与理想的、行动的与梦想的、肉与灵等等的二元对立。第三种主题是神奇的或奇遇的主题。最后的奇遇正是列斐伏尔要着重分析的主题。
列斐伏尔认为,在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超现实主义是一支最为强劲地批判日常生活的思想流派,它突出了现代文学中的奇遇主题。然而,列斐伏尔对超现实主义的核心批评在于,超现实主义试图超越的现实所发现的奇遇,那个神奇的世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之中的世界。这个最渴望超越现实的艺术、思想团体、流派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达到的不过是现实世界。
借助于词汇,现实变成了诗,因此,这种魔力在日常生活的现实层面上运行。在《马尔多罗之歌》中,两个熟悉的物体意想不到地并列起来,例如,操作台上的一把蝙蝠伞和一台缝纫机,造成了令人惊讶的效果,从而震撼思维和神经系统,洛特雷阿蒙从中发现了他依然称作美的东西。(101)
事实上,这个所谓神奇的世界仅仅在日常生活层面存在不在日常生活之上或不在日常生活之外,如在魔术、神话或超自然的情况一样,日常生活层面的所有事物都是真实的、当下的和可能的神奇应该从日常生活内部走出来,应该发现日常生活无限有意义的另一面。(106)
更直白的说,神奇的东西或奇遇只能被看作是对日常生活的内部的颠倒,是对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的发现。这就是说,所谓的「神奇」、「奇遇」、「超现实」其实是对异化了的现代日常生活的一种神秘化的直观,一种非理性化的伪装。因此,对十九世纪文学真正的叩问在于,为什么现代文学明明率先发现了日常生活,却又将它神秘化、荒诞化?
列斐伏尔给出的答案有二:一是因为人们对现代生活的不理解与误解、不适应;二是因为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理解周围熟悉世界提供了新的抽象认知形式。
就前者而言,列斐伏尔认为,人们的大脑还不能适应现代生活,他们还没有适应高速发展的快节奏的生活环境,现代思想像是「高压电」一样击在他们的头上,造成大脑经常「短路」。
就后者而言,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感官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或接近的现象,揭示了让人惊讶不已的诸如晶体、器官、生物机体、星云及分子等。如此一来,我们没有准备的感觉反倒觉得这些最真实的事物看上去是不真实的或超真实的。
然而这两点也不过是表面原因:现代文学追求理解日常生活却最终远离日常生活的真正原因只有一点,就是文学家们错将真正的人的生活方式与资本主义中现实的人的生活方式混为一谈,误将后者当成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这当然是一种带有非常强预设的想法,但这确实是贯穿整本《日常生活批判》的预设。概言之,用列斐伏尔本人的说法:
日常生活批判的目的不是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取而代之,而是重新安排日常生活。
卓别林与布莱希特
我们可以将二版序言第三节中对卓别林与布莱希特的讨论同正文第二章的讨论并列起来看,当成列斐伏尔本人在两个不同时段所认可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案例。
对列斐伏尔来说,卓别林的魔力不在于他的身体而是与身体相关的某些他物:身体与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社会性联系。卓别林的戏剧通过将人放置在现代世界之中,通过他那天真朴实的表演揭露了人在一个技术世界统治下被机械化与物化的命运现实。在卓别林的戏剧中,我们发现最能揭示日常生活本质现实的恰恰是这样一些让我们感觉到陌生、惊讶、发笑的反常、畸形、例外、越轨人物形象或现象。
他突然让我们失去了方向,当我们面对物体时,他不过是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这些物体突然成了怪物,熟悉的不再熟悉了(例如,当我们到达旅馆的房间或一个装修布置停当的房子,我们绊倒了家具,想办法让咖啡壶运转起来)。(9)
这里,我们第一次面临一个复杂问题,既是美学问题,也是伦理问题,资产阶级世界的反转形象问题:一个平常现实的形象,包括整体形象,或作为一个部分,通过人、观念和十分不同于日常生活经历的事物,深刻地反映日常生活现实,所以,这种反映是特别的、异常的和不正常的。(10)
列斐伏尔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看到了一种另一种探索现代日常生活的方式。布莱希特本人将自己的戏剧称之为叙事形式的戏剧,以区别为戏剧形式的戏剧。布莱希特将两种戏剧形态的区别列举如下:
(引自布莱希特《关于革新》,载《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06 —107 页)
简单来说,布莱希特认为,古典戏剧要超越日常生活,它通过利用英雄,情境与统一的形式逻辑,在纯化着生活,它表演着生活,与此同时过滤着生活的杂质龊龊。而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则将自己消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停留于日常生活的水平之上,换言之,停留在大众的水平之上。所以这是一场戏剧中的民主化运动。
用列斐伏尔的话说,从布莱希特的戏剧中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行为动机的含糊性:我们从来不会真正知道我们的行动与动机是从何而来。这里所谓的含糊性其实就是社会性,也就是我和世界直接关系的复杂性,也是我的存在的复杂性。我的存在无法被剧作或任何一种思想所规定,我的存在只被我的实践所规定。而布莱希特戏剧的力量就在于它强调了通过各种力量的冲突生成自我的时刻,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自我生成的剧场。
在这里,列斐伏尔发现,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既可以采取卓别林式的颠倒与讽刺方法,也可以采用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与矛盾化的方法。我们发现这两种方式所采取的策略和超现实主义其实非常接近,它们都已经逼近了实在、现实或者说日常生活,但是超现实主义或十九世纪末文学最终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在最后的阶段,它们选择将这种现实或实在审美化、神秘化,从而在接近日常生活的一瞬间重新远离了它,而卓别林的嘲笑或布莱希特的直观才能够真正靠近日常。
布洛赫或表象的哲学
列斐伏尔举出的另一组成功案例是布洛赫等人的研究。这段研究主要是讨论法国不同的农业文明类型以及这种文明类型如何与当地的农业组织还有农具相对应,在大段引用后,列斐伏尔感慨说:
艺术、文学和哲学都在无情地攻击日常生活,而没有去区别日常生活的(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人的日常生活)两个方面。与此同时,知识界也正在靠近日常生活……
我们横跨法国乡村的次数不计其数,却不知道如何解读我们眼前的人文景观!我们用缺乏训练的审美家的眼睛观察法国乡村,这类审美家混淆了自然事物和人的事物,实际上,我们已经在那些土地上耕耘了10万年。这类审美家观察着人类活动的产物,仿佛土地像大海和天空一样,人的痕迹很快就不见踪影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看这个现实……
这里的关键是列斐伏尔认为,如果没有布洛赫式的方法,我们实际上不知道如何去看这个现实。这就是说,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认识自然事物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用在人类活动的产物上,因为这些产物上有人的痕迹,它们不可能像自然事物那样脱离社会和历史被理解。用列斐伏尔自己的话说,这里一定还有某种我们迄今为止看不到的东西,和这些日常之物相邻。
我们对这些事物的意识,已经改变和丢失了这些事物琐碎和平庸的一面,我们在观察每以个事物的时候,不仅仅观察这个事物本身,在日常生活的对象里,还有别的什么事物也在那里,不是一个抽象与之相邻,而是某种我们迄今为止还看不到的事物相邻。
简单来说,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种「表象的哲学」,它非常强地指认出真实世界之上有一层表象的遮罩,与此同时,由于列斐伏尔将真实世界界定为那个由人类实践构成的且不断处于实践的网络之中的世界,所以真实世界的所在之处就是日常生活的发生之处:
在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里,的确一直都有海市屡楼、磷光涟漪。这些幻觉并非没有結果,因为实现结果是这些幻觉存在的理由。但是,在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现实呢?何处发生着真正的变革呢?就在这个不神秘的日常生活之中!历史、心理学和人类学一定要研究日常生活。(126)
作为日常生活批判性知识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章)
存在论分析
《日常生活批判》的第三章以马克思主义为名,但开头几页讨论却有非常强的存在主义调子。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他对无产者的分析:
现代无产者首先不是一个拥有现成观念的人.或者说,现代无产者首先不是一个具有充分「精神」财富的人,一个人之所以过上了无产者的生活,不过是因为不幸境遇的耦合。作为一个工人,他的观点和感觉不是命运偶然降临到既有的「深层」人类本质之上的东西,不是既有的「深层」人类本质之外的东西,也不是由未必正确的影响和理论所产生的。首先,这个人过着无产者的日常生活;如果他的生活变得人性化了,那是因为他已经靠运气或毅力成功地超越了无产者的生活。(131)
这里,列斐伏尔明显地在个体化生存分析与阶级存在分析这两种立场之间摇摆与徘徊。一方面认为,导致一个人「过上」无产阶级的生活的,并不是某种神秘的经济必然规律性,而是因为环境的偶然的不幸所致。作为一个工人的意见与情感并不是某些命里注定的东西,人性深处的东西,某些外在于它的东西,或由一些思想疑问所致。不。「首先是因为他过上了无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如果他想过得更符合人性一些,就需要他通过运气或权力意志来超越无产阶级的命运。
当然,对后文来说,这里的重点在于到底如何可能超越无产阶级的命运,简单说,列斐伏尔的意思是,这种超越只可能在生活中完成,却又不可能只在作为生活的生活中完成:一个工人如果认为自己的生活就是挣钱养家糊口,那么他永远超越不了幻象的遮蔽,可如果他认识到了生活的实质,他就有可能触碰到真正的生活,从而在与真正生活的接触中完成自我的解放。
用复杂些的说法说,由于一个人的意识总是立足于他的真实的生活,他的日常生活基础之上,而「一种生活的意义不可能在别处而只能在生活本身中才能发现」,意义只能在生活深处而不会超出生活之外,意义不能与生活相分裂:这是其方向与运动,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东西,无产阶级生活的意义只能在其生活本身之中才能发现:在绝望之中或相反的追求自由的实践之中。
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
在建立起真假两种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后,列斐伏尔很快回到了马克思注意的怀抱,并且根据自己一贯的作风,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定义成了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的系统,并进一步列出的几种范畴、问题框架,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拜物教批评改造成一种对日常生活的神秘化意识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实际上是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的知识。」(136)
(一)个体性批判,或者对自由主义与存在主义的「本真性」自我意识的批判(核心主题:「私人的」意识)
对本真自我观念的批判。越是自我的越是社会的,可我们却试图将自我与社会相互割裂。列斐伏尔的结论是:正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生活与其社会生产条件、社会生活条件的分离。这种个体与社会、内部与外部、私人与公共领域的机械二分与严重分裂,造成今天我们仍然在日常生活的矛盾深处苦苦挣扎,一方面使我们每个人成为人,另一方面使我们成为「非人」,我们一定要淘汰「私人意识」,日常生活批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揭穿这种「本真的」、「独立的」私人意识的「天经地义」的虚假外观。
(二)对神秘化的批判(核心主题:「被神秘化」的意识)
当然,列斐伏尔确实承认私人意识的客观性。与此同时他也认为,私人意识的存在被大大滥用了,被放大成了一种去社会的、以神秘的意识为堡垒的个人主义。实际上,列斐伏尔认为,资产阶级也经常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阶级思想武器来利用,以便麻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一种组织日常生活的实际方式而起着现实作用。
(三)货币的批判(核心主题:拜物教与经济异化)
在对货币的批判上,列斐伏尔同意占有是存在基础的看法。但列斐伏尔并没有将占有仅仅局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领域,而是进一步拓展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不等于是一种占有关系。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我拥有一种对象物,而是能够用一种全面的人性来欣赏对象物。我能够拥有与对象之间的最复杂的最丰富的快乐与幸福的关系。
一个人只能通过他所拥有的而存在,但这种拥有的眼下形式,即对货币的占有,仅仅是一种低等的狭隘的有限的存在。在此意义上,货币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主人。这就是说,经济领域内的个人与集体占有式自由其实是一种表现的狭隘的自由,是一种深层次的异化,而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全面的取用或拥有关系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会发现这里还是有非常强的怀旧情绪。
(四)需求的批判(核心主题:心理学的与道徳的异化)
列斐伏尔认为,人的本质存在确实是一种「有」,是一种需要,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有」片面地表现为对物的私人占有,这种需要仅仅表现为人对物的占有性需求,这就使得人性倒退到粗俗的动物状态,由此导致了人的心理与道德的深度异化。
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可知觉的世界,其实是人们在一定历史与社会水平上的活动的结果。人类赋予外部事物、对象、现象以一定的形态,这不仅是一种思想的活动、理论的活动,而且是实践的具体的活动。是实践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概念,才是我们理解与感知外部世界的中介。
简言之,现代日常生活的另一问题是人的需要的异化,也就是心理和道德的异化。实际上,这些人的感情的创造,连同对客观现实的占有,共同构成了人的现实的实现或满足。但人性化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日常生活才能得到完成。每一个灵感的瞬间、真正的英雄品质都是为日常人而服务的。
(五)工作的批判(核心的主题:工人与人的异化)
挣工资的工人与其老板之间的直接的与即刻的关系,是一种模糊的形式上的和欺骗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掩盖了真实的内容,挣工资的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通过与其雇主通过货币与工资这种中介而得以实现。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深层的客观的关系被伪装成一种直接的、紧密的表面上真实的关系,只有批判的认识论才能穿透或洞悉这种真实性。
因为他本能地意识到,当他作为一个「社会人」来从事劳动工作时,他实际上失去了自己的本质,而只有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甚至或哪怕是像动物一样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与自由时,他才像是「一个人」。
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体现本来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而工入反倒觉得劳动是自己的本质丧失异化。显然在这里,列斐伏尔既看到了异化的社会本质,但确实又发现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样的无奈的异化命运与处境。
(六)自由的批判(核心主题:人支配自然的和自身本质的权力)
这是正在变得更为广泛,数目更大,而生产力正在拓宽,需要扩张时能意味着需要的人性化,减少工作时间,满足眼前的需要,减少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富裕和休闲普遍化。在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的必然王国正在生长,因为现在人的需要正在向着比原始人复杂得多的方向发展。这样,自由王国只会更深刻和更大程度地根植在大自然中。(161)
首先,自由与权力不是天赋而是贏得的。其次,自由是通过他所属于的社会集团而获得的。第三,自由与其说是单个的权力不如说是复数的总和综合的,不存在孤立的经济或政治的自由,自由是全面的整体,是多方面的统一,这里没有形而上学的二难推理「要么是绝对地自由,要么是绝对地听天由命」。
这里,列斐伏尔似乎又完全摆脱了存在主义个人选择式的自由观或生命哲学所说的自由意志的充分实现的观点,而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观点解释说:只要人类还没有掌握与认识统治他的自然与历史规律,人便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便不可能摆脱神秘的异化的力量的外部统治,也就是说不可能获得全面彻底真正的自由。
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改造
在全书第三章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列斐伏尔在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摇摆,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他还没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也还没能发展出第三条道路。在列斐伏尔看来,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问题上的对立与各自缺陷就在于,存在主义将个体人的生存体验即「私人意识」孤立化神秘化了,而无视个人的日常生活的社会关系总体性特点,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于它将无产阶级或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抽象化神秘化,而脱离开了个体人的具体的日常生活。
基于这种理解,列斐伏尔希望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改造,这种改造基于以下三点:
首先,哲学与经济学相会之处就是商品拜物教理论。商品拜物教现象无非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只不过,这是以种被「误认为」是「真实的」自然客观存在的、但是神秘化颠倒化的现象。但这是一种必要的道路,人们只有通过社会经济物的崇拜和自我异化,才能使自身从动物的与生物的状态中挣脱出来。没有其他可以向他开放的道路,人只能辩证地通过非人化而走向人性化。
其次,商品拜物教理论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一种科学,一种对事实进行客观观察分析的科学。其错误就在于它脱离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成为解释世界的关于经济本质的现象学。没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没有解除神秘化影响的行动,「意识」即哲学家的「意识」就会在神秘化与异化的诱惑面前戛然而止。意识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使从现在的幻觉的陷阱中挣脱出来。异化是一种必然的磨难,日常生活则是革命的试金石。
最后,列斐伏尔从日常生活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基础角度,强调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实际上也是第一卷对日常生活概念的最终定义:人的存在不是一个现成的静止的实体,而是一个永远在生成的过程,一个永远有待于完成、但尚未完成的过程。……人类的原质就是日常生活的事实。日常生活中既有直接的人类的原料原质,同时既深层地伪装着也揭露着最深层的现实性。
「我们怎样生活」的调查
完成了上述三点说明后,列斐伏尔明确提出了后面几卷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过怎样的生活,并给出了四点指南。
比较确切地讲,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何生活着。在我们的生活结束时,我们几乎依然不清楚我们究竟是怎样度过了我们的一生。这种不幸福的意识多么苦涩啊。(179)
这个人的私人意识从没有真正地问他自己「他如何生活」,因为他认为,他先前就知道「他如何生活」了:他认为,他拥有生活就像他拥有一个东西一样;他相信,幸福是可以用手抓住的,就像抓住英镑、先令、财产、生命一样。(180)
首先,我们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技术,计划通过重建一定数量的个人的实际生活,即通过比较他们的真实生活与他们对生活的意识以及对生活的解释,来开始这项研究。
第二点,这种研究不能局限于从总体上或泛泛一般地把握一定数量的个人生活,而且应当尽可能地细致入微、匿辟入里地观察 日常生活,例如一个人的生活中的一天,任何一天,哪怕它是多么的平淡无奇或琐碎无聊。
第三点,更宽泛地和更普遍地考虑,这种日常生活研究将成为一种对法国生活特别是法国生活模式的研究,以同其他国家的不同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比较。
第四点,日常生活批判要为形成一种生活的艺术做贡献。
往昔与未来(第五章与第六章)
节日与日常
第五章「一个周日在法国乡村写下的笔记」开头是对希腊和法国农村的大段描述:
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村落和乡村风貌,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希腊、南意大利或法国南部的一些地区的村落和乡村风貌相比,儿乎没有什么不同。它们让我们唤出那种以不止一条途径延续至今的乡村生活。(186)
盛宴进行期间,异常欢乐:跳舞、化装舞会,在这种舞会上,男孩和女孩交换他们的服装,或者戴上动物面具,让整个新一代人亲密接触,竟赛和其他运动项目、比美、模拟的竞赛;相邻的和竞争的社区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做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游戏,一方试图超过另一方这样的节日会在混战和狂欢中结束。(187)
在这些段落里,列斐伏尔表面上将日常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未来」,其实却是对已经失去的历史「黄金时代」的一种美好追忆。而这种美好的历史回忆远说在古希腊,近说则可以在当今即20世纪40年代法国的农村田园风光中找到其踪影。而这种美好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节日」。
列斐伏尔指出:节日与日常生活在古代是浑然一体的,尽管它们之间具有着暴力冲突,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节日是人性与神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颠倒与异化。节日与日常生活相似,只是比平日更热烈紧张一些。这是生活中激动人心的一个瞬间,活动的共同体,食物,与自然的关系。在节日里,自然宇宙万物的秩序,人们的生活秩序与情感高度交融在一起。人们的全身心的能量热情想像都无拘无束地发挥表现出来。他身上的能量直觉没有一处会被闲置一旁,从而得到空前的释放与宣泄。
宗教、抽象、「思维」生活,遥远的和「神秘的」政治生活,剥夺了规模巨大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淳朴,日常牛活与生俱来的壮丽,原先那些让日常生活获得最初辉煌的细枝末节,都从日常生活中剥落了下来,日常生活变得面目全非,判若两物。进步是真实的,在一些方面,进步是巨大的,但是,进步从来都是有代价的。(193)
和日常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节日也无法摆脱被异化的宿命,然而列伏斐尔却坚信在节日和日常之中有某种坚硬的核心,某种永远无法被理性所同化的、异质性的剩余能量或者反抗基因。这构成了日常生活最根本的二重性:一种既不断灭亡又不断重生的酒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日常生活,这种纯粹的生活,依然在那儿,不过,它非常接近不名一文和令人羞辱,日常生活既根深蒂固,也使人感动;日常生活既具有创造性,也受到威胁;日常生活建设着未来,也被预测到的未来所包含的不确定性所困扰。(193)
双重日常
基于日常生活的双向运作,列斐伏尔在最后一章指出,日常生活批判的关键在于发现现实之中的可能性。在这里,列斐伏尔用集中营这个最极端的例子说明了可能性存在的范围。仿佛作为一种悲剧或意外的集中营其实恰恰是现代发展最极端和最爆发的形式,它否认了几乎所有可能性的存在,迫使人们与非人性的理性对抗,可即便如此,即便在这种状况当中,人们依然能够看到日常生活的可能。
我们的城镇和这些集中营之间有许多中间阶段:矿工村、建筑工地的临时工棚、移民工人的村庄。尽管有这些中间阶段,但我们的城镇和这些集中营之间的联系是清晰的。(227)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口号是「改变世界」,但问题在于「什么是世界」。它不仅仅指一种加强生产的事实,开辟新空间的事实,农业的工业化,建立大工厂,变革国家这个最后的庞然怪物。这些事情仅仅是达到某种目的的一些手段。那么什么才是目的?这就是从改变日常生活的最细小最具体的方面。这个世纪之所以是人的未来,仅仅是因为人是自己世界的创造者。问题不仅仅是改变人的观念,而是用「全面的人」的观点来重建人的生活,而这种重建就有赖于对现实中可能性的发掘。
现代人「被剥夺的」不仅仅是社会现实和事实,现代人也被剥夺了现代人控制现代人自己的权力。(229)
这个辩证过程假定,个体的人会成为一定无限精致却有效的技术的对象(他把他自己作为对象),这种技术给个人控制他自己作为人的内容(人不仅仅是空洞的个体形式)的积极力量我们的教育学,我们的心理学,正是这些术来的技术的尝试性框架,这些未来的技术会让主体成为主体自己的客体(所以,更实在),会让社会的和生物的客体成为主体(有意识的、自由的、主动的力量)。(230)
研究计划
在全书最后一部分,列斐伏尔再次总结了自己研究日常生活的计划,或者说发掘现实或日常之可能性的计划:
一、日常生活批判,一方面涉及所谓「现代」生活与过去的系统冲突,另一方面涉及「现代」生活与可解饮的系统冲突,这样,通过日常生活批判,确定发生「堕落」或退出生活关键点或关键部位,就可能性而言的倒退点——确定新形式正在出现、可能性丰富的关键点。
二、从这个角度研究的人类现实可以用一些术语之间的对立和反差表现出来:日常生活和节日、大部分时刻和特殊时刻、琐碎和辉煌、认真和游戏、现实和梦幻,等等。
三、同样,日常生活批判意味着实际上的人类现实与它的表达之间的冲突:道德原则、心理学、哲学、宗教、文学。
四、日常生活中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方式相互作用,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在专门科学的范畴内。这些科学从极端复杂的人类现实中,通过一种抽象过程,推论出日常生活中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一定关系:一定基本方面。
日常生活研究恰恰把这种「人的原材料」拿来作为它的适当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研究既研究日常生活本身,也研究日常生活与它所支撑的分化的、超级形式的关系。在这种方式下,日常生活研究会有助于掌握意识的「整个内容」,这将是日常生活研究对努力实现统一、整体性的贡献实现完整的人。
回首来路
现在我们再回看二版序言,就会更加明白列斐伏尔作出了那些推进。大体上讲,在第一卷中,列斐伏尔一方面认为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另一方面却仍相信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解放的可能。
但在第一卷第二版序言中他已经敏锐地初步地发现,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他在第一卷第一版中所天真地想像出来的那种消费与休闲领域中的「日常生活解放」理想,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压迫现实。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形态虽然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物质生活贫困压迫异化的状态与时代,却成了一个「消费受控制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二版序言的要点总结如下,它已经非常强烈地指向了列斐伏尔后期将会在《现代性导论》《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等中期作品中的问题意识:
(一)技术广泛被运用于日常生活、组织日常生活,引起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二)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劳作与休闲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现代日常生活的重心已经从物质生活的管理转向精神生活即人的需要领域,但马克思的经典解释不了人的需要这种更为广泛的心理学与道德领域的问题。
(四)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是一种经济政治制度,而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日常生活方式。
总结概要
理论倾向
回顾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我们发现,整体上,如前所述,列斐伏尔创造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马克思、黑格尔与尼采三位一体的哲学系统。截至《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的阶段,这一系统的核心仍是「神秘化」问题,它类似虚假意识、意识形态霸权。当然更准确一点理解是,它是一种虚假的本真性。这就是对私人的本能与本真的意识的不假思索的认可与迷信。
以神秘化为抓手,以日常生活和完整的人作为解决方案,《日常生活批判》在列斐伏尔创作序列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承接了早期的各种导读作品与《辩证唯物主义》这样的理论宣言,也开启了中期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暗藏着通达其后期更复杂的空间、流动等思想的种子。
但这只是在列斐伏尔的作品序列内部的考察,如果与同一时期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相比,列斐伏尔的理论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从表面上看,列斐伏尔并不否定物质世界的本体论意义,甚至充分肯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但实际上却借助尼采、黑格尔与存在主义的资源,把整个自然世界「生存论化」了。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可以看作是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运用到海德格尔所理解的「日常性」(Alltaglichkeit)中的结果:日常生活就是人的异化这样一种状态。(Stuart Elden, Understanding Henri Lefebvre : Theory and the Possible pp. 113. Continuum Inti Pub Group.2004.)
立场辨析
事实上,对列斐伏尔最好的理解就是,他构成了从卢卡奇到阿多诺的两代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中间路线。他既没有卢卡奇式的乐观——当然也没有现代消费社会学式的消费即反抗的乐观——也不同于阿多诺将文化与日常看作一种必然压迫的悲观。在引入存在论视野后,列斐伏尔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甚至不断在生与死之间交叠碰撞的世界。日常生活不是一种简单的现实,它既不是压迫,也不是解放,它始终代表着一种复杂的多重面孔的现实, 是压迫的与解放的品质的混合物。
休闲活动内部包含着自发地批判日常生活的实践。超越日常生活的条条框框的渴望,表达了一种真实的需求、一种真正的乌托邦冲动,虽然可能带着一种神秘化的异化的形式。
然而,列斐伏尔与同样具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萨特的关键区别在于,为了避免将这种多元的日常变成一种新的神秘化,列斐伏尔最终将总体人规定为一种超越的方式,日常在此的作用是为总体人提供基质,而社会、世界或总体人发展的可能范围可以被科学地划定,换言之,这种日常之中的确囊括着无限的生机与能量,可它却又是一种可以被理解与认识的能量,而并非某种不可理喻的生命之源。
问题缺陷
布克哈特在对列斐伏尔的评论中提到,哪怕列斐伏尔坚称日常和节日之中的那种力量可以被科学的认识,或者说解神秘化,哪怕日常生活批判的形态如何可能以及如何必然会发生,但这都不能解释总体革命如何作为一种事件发生。换言之,至少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时期,列斐伏尔的理论系统中已经有了对革命动力学的描述,却缺少对革命发生学的描述。
「充满着悖论的是,列斐伏尔对最终的解神秘化的理论追求依然保留着既是空洞也是无法实现的问题。在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始终渗透着对绝对真理的神秘化追求」。(Bud Burkhard, French Marxism betuueen the Wars , Henri Lefebvre and the "Philophies”, p. 228.
列斐伏尔设定了一个总体性的革命性的完整的人,可是却并未真正规定一个能够完成革命的人,更未能够说明促使它进行革命的动力。因此,在缺乏能够实际、明确施动的行动者的状态下,革命的发生最终仍难免像布克哈特说的那样,回到一种对绝对真理的神秘化追求之中。
概念辨析
在后来的《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一书中,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的历史演变形态简明地概括为「A)风格(古代社会);B)风格的死亡和文化的诞生(19世纪);C)日常生活的建立与巩固(现代社会)」。(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p. 77.)
根据这一分类,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旧是一种传统社会的文化风格式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列斐伏尔后来研究的现代性的社会制度。事实上,列斐伏尔本人后来认为,英语的日常生活 everyday life —词并不是法语的日常生活 la quotidienne —词的完美的翻译。法语的日常生活一词 la quotidienne 原意是每天生活的重复,持续不断的每天生活的重复。
在《日常生活批判》三大卷全部出齐之后,列斐伏尔在一篇访谈中仔细区分了法语意义上的「每天生活」(la vie quotidienne/daily life) 、「日常」(le quotidian/ the everyday)与「日常性」(la quotidiennete/everydayness)之间的质的区别:
「让我们简单地说就是,每天生活是从来就存在着的,但充满着价值与神秘。而日常一词则表示这种每天的生活已经走向了现代性:日常作为一种规划当中(a programming/d'une programmation )的对象物,是通过一种等价交换的体制,一种市场化与广告,即市场而展现岀来的。至于说『日常性』这个概念,它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同质化、重复性与碎片化特征」。
因此,一个更简单的理解是,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时期,列斐伏尔关注的重点是具有价值和神秘性的每天生活,而随着其思想的发展,到了二版序言时期及此后,他逐渐转向关注日常与日常性,也就是被现代所侵蚀的每天生活。
列斐伏尔毕生从事的日常生活批判工作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研究作为对生活的间接批判的哲学就是观察作为对哲学进行直接批判的(日常)生活。」
前奏尾音
前期列斐伏尔对异化的理解前提及其日常生活批判基础,主要不是马克思一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式理性价值悬设,而是存在主义的个体性生存意志或生命冲动。
为了向世人证明他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合法性有效性,列斐伏尔强调日常生活乃是我们辩证地批判进入到最深刻的最直接的外部世界与社会世界的汇聚地。这也是人类的本性欲望的所在地与入口处。
列斐伏尔尤其感到,国家或政治的异化是现代日常生活中最严重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国家象征着人类异化的神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权力与能力逐渐转变成为一种无名的匿名的官僚机构。因此,人的解放的真正领域或者说代表人类解放真正方向的领域,应该说不是处于国家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总之,对于前期列斐伏尔而言,「日常生活代表着一种复杂的多重面孔的现实,是压迫的与解放的品质的混合物,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区分和辩证地分析,这就是要把那些需要与满足的,有价值的,新的有生命力的肯定的内容从否定的异化的因素中拯救提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