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杰尔·多德与《比特币的社会生命》
奈杰尔·多德(Nigel Dodd)的《比特币的社会生命》(The Social Life of Bitcoin)目前已有了中文翻译,借此机会,我重新阅读了这篇文章,并且基于BTC社群的早期沟通(尤其是中本聪本人的论坛发言),希望对该文的一些问题进行延展讨论。关于多德原文的内容,多德文章的开头部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概述:
本文包含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认为比特币表达了两种形式的货币「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这与货币历史上银行与国家的分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种形式的去中介化都强调了比特币的政治吸引力,但我在第二部分要讲,比特币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上在于,它要把政治从货币中完全去除。因此,比特币持有者和黄金持有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似之处。在第三部分,我探索比特币作为一个社会空间的性质,借此,我的批判性研究将指出,比特币有许多它背后的意识形态试图否认的特征(社会组织、政治等级、信任)。最后,我将澄清比特币对我们理解货币的社会生活和未来的真正意义。
为了帮助后续讨论,可以将多德论述中的基本点梳理如下,并将之与中本聪的言论对照,此后再展开对有争议的点的讨论:
一、比特币表达了货币从银行与国家两方面去中介化的想法,这种去中介化的关键在于将信任从政治、组织转移到技术系统中,或者说,直接取消「信任」结构。
「我觉得更多人对90年代基于可信第三方的系统(数字现金等)感兴趣,但是经历了十多年的失败,人们都认为这事儿注定成不了。我希望大家能区别对待,比特币是我所知的不基于信任系统的第一次尝试。」——中本聪
二、比特币的设计方案与社群中包含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1],因为它要求「将政治完全从货币的生产和管理中移除」。
「比特币系统显示出对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因此节点运营者认为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世界做出有益的贡献(类似于各种「@Home」计算项目,参加者出于良好意愿自愿提供他们的计算资源)。 因此在我看来简单的利他主义就足以使网络可以正常运行。 如果解释得当,会对自由主义者非常有吸引力。尽管我更擅长编码而非言辞。」——中本聪
三、恰恰由于比特币希望去除货币之中的政治,因此它使用新的设备模拟旧的物质实践(挖矿、矿机),并成功构造出了一种「模拟黄金」的特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特币更像是典型的贵金属。供应量是预定的且价值会变化,而不是改变供应以保持价值不变。当用户数量增长时,每枚比特币的价值也随之增加。它有潜力进入正反馈循环;当用户数量增加,比特币价值上升,这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享受增值的好处。」——中本聪
截至目前,多德的论述仍未超出中本聪论述的范畴。然而问题(或者说多德真正的批评)出现在接下来两点:
四、比特币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意识形态与实际运作之间存在分离:首先,在数学上可能存在大矿工或矿池垄断货币生产的大部分;其次,「比特币的社会现实与它背后的理论是不一致的」,恰恰是比特币非常集中的社区支撑了这个「分布式」的系统。
五、区块链模拟出了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它不仅呈分布式,也绝对透明:「区块链似乎承诺了一个绝对确定的世界,虽然没有神的在场,我们却拥有神一样的保证。」基于这一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可以分离。可以存在不发币的链,也可以存在不依赖区块链进行处理的数字货币。
去社会性中介问题
对于第四点第一项,即矿工或矿池垄断的可能,在BTC论坛中有大量讨论,基本结果是:这一点似乎仅在数学上成立,而无法在现实中成立,因为CPU已经是一个非常民主化的「一人一票」的替代方式。这一批评根本上缺乏效力,因为多德自己似乎也没能在数学可能和实际运作间进行有效区分。当然,沿用多德的思路似乎仍可以讨论,中本聪所谓的用CPU进行「一人一票」的逻辑,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平等化的前提」(不仅是CPU的可及性问题,同时也包括「人」与「个人电脑」的等同性问题,如果不考虑用金钱交换计算资源的过程,CPU一人一票仍是一种「传统金融交易」的逻辑,即以特定能力(capability)作为存在的证明)。
对于第二项批评,即比特币非常集中的社区支撑了这个「分布式」的系统,我认为这一批评基本上正确,比特币内在确有一种非技术的信任结构(即币圈人士挂在嘴边的「共识」)——尽管所有人都认为这一共识是通过市场机制生成的,但现实情况是,共识的来源更多是「财富自由故事」「社交媒体信息」或各种私人通道获得的小道消息。早期的BTC社群由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个人兴趣支撑,当下的BTC社群中的相当部分则有着强烈的(不同于早期的)宗教性质(尤其是在2021年任何动物都可以 to the moon 之后),两种情况下的BTC都具有一种技术之外的社会结构在予以支撑,这表明BTC不可能在去除政府和银行的中介后再次去除多德所说的「社会中介」。
对多德来说,问题在于:「支持比特币的物质性设备(material paraphernalia),以及证明它的物质主义语言。这说明在货币理论中,**信用货币(即对未来支付的要求)和物质货币(即硬币或金条)**之间有一种范式上的区别。」关于这一点,在2010年的讨论中,有人尝试用回归定理解释比特币如何可能成为货币:「关键是一旦货币(美元)与比特币之间能直接交换,货物提供者就能够将比特币视为潜在的交换媒介。这符合货币回归定理,因为可以一直回推到传统的商品货币:比特币>美元>货币化金银(开始货币经济)>(结束易货经济)商品化金银。」这一解释符合信用货币的框架,然而在中本聪的回复中,他给出了一个方向完全相反的思想实验作为解释:
作为思想实验,设想有一种贱金属像黄金一样稀有,但有以下的特性:
- 单调的灰色。
- 导电性不太好。
- 不是特别硬,但是没有延展性或者不容易锻造。
- 没有任何实用或装饰用途。 以及一个特殊的、神奇的属性:
- 可以通过通信信道传输。
也许像您所建议的那样,由于人们预见到它对交换的潜在用处,它可能循环地获得最初价值。(我肯定会想要一些)也许是收藏家,任何偶然的原因都可能引发这个过程。
…………
我认为传统的货币资格是假设世界上有许多具有竞争性的稀缺物,具有自发的内在价值的东西肯定会胜过那些没有内在价值的。但是,如果世界上不存在具有可以用作货币的内在价值的东西,只是稀缺但是没有内在价值的,我想人们还是会接受。
——中本聪
中本聪想象了一种可以通过通信信道(例如网络)传输的贱金属,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具有自发内在价值」的东西可以成为货币,而只在「世界上不存在具有可以用作货币的内在价值的东西」的情况下,「只有稀缺性却没有内在价值」的事物(例如比特币)才能够被接受为货币。在接下来的回复中,另一人指出,也许应该将比特币当成一种「股票」,即所有矿工都在为比特币这个公司进行服务,币价即是股价,所有矿工可以从币价的上涨中获得自己的劳动回报(这恰恰是后续各种虚拟货币ICO的基础逻辑)。然而中本聪却在回复中指出:「比特币没有股息,未来也不可能有股息,因此不像股票。** 更像是收藏品或商品**。」
然而与此同时,在比特币早期的社群中,中本聪仍有大量的发言在讨论比特币的实际用途与应用机制,例如一条2010年的帖子指出大家应该分别发展不同行业的服务并支持用比特币支付;另一条2009年的帖子中,中本聪则指出已经可以用比特币发送邮件并附上留言,甚至可以考虑利用比特币的机制防范、解决垃圾邮件(这是2000年代较大的网络问题之一),或是在旁链中开展类似 Namecoin 这样具有功能性的项目。考虑到白皮书与后续讨论中大量关于简化支付客户端与验证方式的讨论,至少在中本聪和比特币早期成员看来,比特币并非一种纯粹的「流通货币」,也有可能作为切实的流通货币存在,
因此,可以认为,比特币产生之时详尽的技术方案中的确没有包括一种稳定的「存在界定」。一方面,它的价值可以源于作为「收藏品或商品」的特性;另一方面,它的价值可以源于「交换预期」。或许可以将比特币界定为一种介于信用货币与物种货币之间的产物,分享着两者的性质。同时,或许可以认为,这种性质来源于比特币的奇特的存在性质:一种用一般语言(数学、文本)定义的「收藏品/商品」(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回到这一点)。无论如何,在这个方案及其连带设想中中,它不会替代所有主流货币,但可以解决一些主流货币的问题,且无论其价值源于何处,其来源都具有社会性,去社会的中介化既不可行亦不可能。
自治与总体性问题
事实上,将比特币界定为「用一般语言(数学、文本)定义的收藏品/商品」 仍不够精确,因为这一界定几乎可以用于所有数码物。只是考虑到数码物具有可复制性(哪怕考虑到那些包含DRM的数字出版物),比特币的一个特殊性质就得以凸显:
一枚比特币有效仅是因为整个过程不会将无效币包括进来,适应这个观念的过程确实很奇怪。但事实上,这正是比特币生成的工作机制。这类交易没有输入,但是每个人都裁决该输出项一定是有效的,否则的话它就根本不会出现在区块中。——中本聪
多德的确注意到了中本聪对比特币的特别界定,并认为这是中本聪所理解的「货币信任的两个方面。第一种信任是我们对货币政策制定者(例如中央银行的人)能负责任地行事的信任,第二种信任是在数字货币的特定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彼此不重复消费的信任。」可事实上,中本聪并未将「不重复消费」的机制称之为信任,而更倾向于将之当作比特币有效性的保障,这种微妙的差距导向了多德想要解释的问题:为什么比特币最终导向了一种用「公意」(general will)取代主权的「卢梭式」(Rousseauean)的金融方法。
让我们回到最基本的事物存在问题:物质世界物体的存在形态是「空间/时间」,即在特定时间中占据了一定空间。许煜希望处理的问题是数码物的存在性质,它之所以特殊,乃是源于数码物(如一款游戏中的立方体)并不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需要有新的定义存在的方式(许煜最后的答案是某种互动的结构)。然而在中本聪的论述中,「一枚比特币有效仅是因为整个过程不会将无效币包括进来」,换言之,所谓比特币的「有效性」,也即其存在性——这并非信任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将信任问题推向极点后,将其变成了一个存在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这种信任问题是因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某种「不存在」的东西),而是根本的存在问题。
确认这一点之后,重新理解中本聪所说的一枚比特币的有效性问题,可以发现,之所以「适应这个观念的过程确实很奇怪」,是因为比特币的存在形态是「排异性」(暂定如此)的存在。如果说一般物品的存在模式是「存在性」的存在,即「它在此就在此」,或者现象学一些,「我看它在此就在此」,那么比特币的存在形态恰恰是「无其他它在此就在此」,它的存在缺乏最根本意义上的自治性,从一开始,每一枚比特币(包括其动态生成、拆分、合并、销毁的过程)的存在及行动都需要返回到整个比特币的整体中才能得到理解/证明,当然,如果这一过程包装得足够精致平滑,那么它仍会显得「自然」。
当然可以认为,「必须将自身返回总体之中才能证成存在」是所有货币的共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除去黄金之外的所有货币,哪怕是一张印有序列号的纸钞,也必须返回到整个第五代人民币的系统中才能得到「实质性」——涉及它存在目的——的理解(即便如此,正如泽利泽所揭示的那样,纸钞或各种形式的货币中存在不止一种「实质性」,人们并不总将其看作纯粹透明物)。然而必须意识到,就纯粹的货币形态而言,一般意义上的货币(尤其是法币)与比特币在类似的返回中所期待的结果完全不同:前者希望获得一种「习俗」,即意味着不管由什么机构、权威、过程保证,「一百块纸钞就是可以当作一百块来用」;后者却要求证明一种存在,即「一张钞票就是一张钞票,因此能用出一次」。
或许有些复杂,让我们再说清楚一些:法币所返回的总体是「铸币所/中央银行」及其代表的权威(或者用多德喜欢的说法,这一整套社会运作系统),比特币所返回的总体却是其他比特币的集合。前者的返回是希望保障「货币」具有「流通能力/购买能力」,后者的返回则是希望证明「货币」本身「存在」。这两者有些类似,但是也有着微妙的差别,因为比特币可以「存在」的同时「一文不名」,只要仍有人(准确说,CPU,或者ASIC设备)为了其存在的延续而付出,它就可以证明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多德犯下的第一个(或许也是最严重)的错误:将比特币的存在结构看成一种纯货币性的信任结构,从而误解了比特币的核心。它从未试图将社会从货币中驱逐出去,相反,它无时无刻不在召询参与到网络中的人/机(自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构造,尽管不等于「全社会」)以证明自身的存在。
事实上,比特币最精巧的设计之一就在于,它试图在货币的框架内证明自身的存在,这种存在通过「观念」完成(自然也需要信任),但是这种信任并不是「人类」意义上的信任:并不是99%的人类都不相信比特币,比特币就不会存在,就像外太空的某颗行星不会因为无人观测就不存在,特定的比特币「确实」占据了一个特定的观念空间,只要有人尝试「看到」,他/她就能看到。需要注意,比特币所占据的并非某种「纯数学空间」,当然它有非常强的数学性质,可抛开这个空间的社会性构造不谈(比特币所依赖的观念空间毫无疑问属于社会),这种数学性质仍具有「社会性」,这在中本聪与论坛成员的一次讨论(关于只使用哈希记录的另一种区块链)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存在与时间性问题
Red:一些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比特币让我困扰的一件事就是整个交易的历史是完全公开的。我完全理解这种简化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而且可以让每个人都能轻易证明比特币的有效性。……因此,如果输入输出项的哈希值在区块列表中出现两次,那就是已经用过了。如果只存在一次,那就还未用过。
中本聪: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如果找到解决方案,可能会出现一个更好、更容易、更方便的比特币版本实现。原本比特币可能只是一连串签名。有了时间戳服务,旧的签名在超过回溯需要时是可以抛弃的,或者单独保存比特币或只保存面值。对包含所有交易的全局知识的需要是为了检查双重消费的情况。
Red:这里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特性,即简化了验证过程。节点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一次性地解析区块列表。在分析每个哈希值时,只需要在哈希集中查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在哈希集中没有找到,就把哈希值加进去。如果找到了,就从中删除该哈希值。**当完成区块列表分析时,就会得到有效的、未使用的输出项的最小集。甚至可以将整个集合放入内存。
由于这次讨论往复比较多,我将从中截取部分,并适当加以说明。在以上的对话中,Red提出目前BTC的链上所包含的信息太多,可能导致整个链条过于透明(这恰恰是多德所说的区块链的另一种应用),因此考虑是否可以用一个只使用哈希记录的区块链来替代现在的架构。中本聪则指出,区块链所包含的全局知识并非为了监控或囊括一切,「对包含所有交易的全局知识的需要是为了检查双重消费的情况」。基于此,Red提出,其实只需要对每一个币进行一次哈希登记,每次使用结束即注销登记即可。这样也不会有双重交易。
中本聪:还在仔细思考这个想法……网络唯一的工作就是判断输出项的支付是否为第一次。如果愿意让客户端保存自有资金的历史,那么有些信息可能就不需要存储在网络上了,例如:一)金额。二)一笔交易中输入项和输出项之间的关联关系。……我认为客户端必须保存整段历史,追溯到最初生成的比特币。发起支付的人也必须把这部分数据发给收款人,同时还要与网络进行通信,以标记输出项已使用,并检查这是否是第一次支付。
Red:事实证明,可注销公证的概念很好地普及了。例如,这个体系并不局限于比特币交易。由于被签名的合同在体系外保存,有额外的验证/公证规则,所以很容易实现像借据/凭单等交易。如果有人给您5美元,您可以给他一张5美元的借据。将借据哈希公证后放入区块的哈希列表中。当您还钱时,可以让他们为借据签名确认。然后让公证员再插入一条借据哈希注销本次借款。确保没有人可以再拿回同一张借据,再次要求您还款。
中本聪:如果刚刚进入网络,那么有两种方法来说服客户端的交易历史有效:1.向其展示整段历史,一直回溯到最初生成的比特币。2.向其展示一段回溯到非常深区块的历史,然后相信如果有那么多节点都说当时的历史正确,那么这笔交易肯定有效。
在这一部分,中本聪回应自己考虑了将资金历史留在本地用于做验证的可能。同时也说明,这种情况将使得一部分企业(通过客户端的大量交易)获得更多历史,而仅仅保护了一部分隐私。在另一位提到数字公证的成员(这部分材料将在后文中分析)的提示下,Red再次提出,可以用一种类似数字公证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即在交易结束一定时间后清除这一交易。中本聪则再次说明这一方式似乎仍不能让一个新加入的客户端信任交易历史,也不能凭借交易历史对交易进行验证和担保。
Red:如果客户端最近加入网络,它得假定之前的验证者遵守了规则,并且所有预先存在的区块都是有效的。(没有人会加入一个知名的腐败网络。)如果一个交易的前序输出项的哈希值未被使用且深达12个区块,那么该交易绝对没有使用过。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检查其前序没有意义。可以结束交易验证,取消输入项哈希值,并创建新的输出项哈希值。
中本聪:公开节点能看到交易的金额吗?能看到这笔钱来自于哪个前序交易吗?如果能看到,那么它们就掌握所有的信息。如果看不到,那么它们就无法验证这笔钱来自于哪个有效来源,所以不能用它们生成的链来验证。是把比特币地址隐藏了吗?是这样吗?如果是,那我现在可能明白了。
Red:我心里的目标是逐步限制交易可见性的范围。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时间意味着特定时刻运行的节点。空间意味着少于当时运行的所有节点。最佳情况下,交易只由发送者和接收者所知。那么所有的证据都会消失。
在最后一部分对话中,Red进一步指出自己方案的实质是「逐步限制交易可见性的范围」。在BTC的现行方案中,一个交易大致在12个区块(即两小时)后就可以确保稳定,不会存在分岔使其无效,也可以结束对双重消费的审核。然而因此交易可见性的范围完全可以限定在12个区块深度或其他指定深度,超过这一深度的区块将只包含单一哈希值,而不包含交易的具体信息。中本聪并未对这一方案再进行回复,然而截至目前的讨论已经揭示出两个方案在时间性上的根本差别。
在中本聪的理解中,新加入的客户端需要被说服「交易历史有效」,因此,链上的知识必须是全局知识,只有这样,一个单一的客户端才有能力从头开始复核整个链的全部交易过程,确保截至最新的区块,所有交易都正确,并且自己可以为之提供担保。然而在Red的方案中,一个新加入的客户端「得假定之前的验证者遵守了规则,并且所有预先存在的区块都是有效的」,因此,链上的知识不需要是全局知识,因为与新加入客户端的利益相关的块只可能是深度较近的几个块,此前的块都已经作为「既定事实」发生,客户端只需选择相信。
在中本聪的方案中,时间可以回溯,历史/存在可以被修改,保障历史/存在的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能力」(即单一破坏者/骗子需要重新计算所有过往计算过的区块,才能伪造出一条长度比目前更长的链),因此,特定区块/交易/比特币的存在仍需要开放给所有愿意检验的客户端加以检验,从而复核出整个历史的可靠性。然而在Red的方案中,时间几乎不可以回溯(只在附近几个区块内可以),历史/存在被给定,保障历史/存在的既是上述「能力」,也是每一个时刻对上一个时刻的继承/信任(即如果在A时刻,整个链条保持真实,那么只需要验证从A时刻到B时刻之间的所有区块,则B时刻的链条也为真,按照这样的顺序往回倒推,只要每个时刻中都有50%以上的矿工见证了真实,新加入的客户端就不需要验证前序区块)。
进一步考虑两种时间的不同意味:Red的时间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更为接近,因为每一个客户端可以相信此前时间为真,这就是意味着它默认接受自己降生时刻的整个世界为真;中本聪的时间则更特别一些,几乎是在说「一个新生的生命天然不应该相信世界的存在」,此前的时间(及在这些时间中存在的空间)都以最完备的状态被存放在某种物质/非物质遗迹中,需要借此从头对世界加以检验。
当然,如果考察BTC的实际运作,大部分状况下,在矿工社群或是在买卖者、使用者手中,比特币的实际运作过程更接近Red描述的形态,即默认此前的历史为绝对真实。然而这种真实一方面并不可推广(这意味着只在BTC存在这一件事情上存在真实性,而其他相关的各个方面,似乎充斥着谎言),另一方面,无论是何种形态的运作,其中的BTC本质上都是过程,它所追求的任何存在性质都必须返回到其生成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
在此回到多德的讨论,「区块链似乎承诺了一个绝对确定的世界,虽然没有神的在场,我们却拥有神一样的保证。」答案并不复杂:这个神一样的保证恰恰是一个社会的保证(尽管是一个拓展的,将整个观念、物质过程纳入人类互动中的「社会」)。因此,区块链只在分布式的情况下才能够作出这种强力的承诺(非常不幸,但即便是最薄弱的现实中的开放性与分布性,也比中心化的区块链应用更能提供更强的「总体性」给每个一个区块必将返回的「总体」),这种承诺必然与特定意识形态相连,而这种承诺,同样是矿工的报酬之一——毕竟按照中本聪的原初设想,以及BTC运作的现状,「挖矿」并不只提供绝对的经济报酬,其逻辑同样可以是「分享总体性」,正如我们在世界上存在,因此分有这个**「存在」**的部分。
NFT或可及性问题
在文章末尾,多德似乎未能找到区块链这种分布式信任系统(或者说存在系统)的致命缺陷,因此只是将区块链与电子货币拆分开,认为无币区块链是一种更有前景的可能,它既提供了(真实世界中几乎不存在的)有限性与单一性,同样也提供了一种与其特性「更匹配」(在多德看来)的结构与事件。而比特币注定只是许多货币中的一种,并且大概是比较失败的那种,因为它将自己看作「实体」而非「过程」。
区块链技术实际上只是一个仅被视为分布式账本的数据库,它鼓励另一种超越货币的认识论乌托邦主义。与我们与数字媒体相关的、无限可复制的丰富世界相反,区块链使有限性和单一性成为可能。在这种观念中,我们的每个行动或交易(如投票、购买房产、医疗接种、结婚、获得学位等)都是一个独特的可验证的事件。——多德
不幸的是,多德在过程与实体中进行的二分完全错误:现实世界中存在过程与实体、形式与物质的截然二分(尤其考虑到繁杂的社会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议,这似乎更能体现多德的关切所在),可如前所述,比特币的真正特性在于,它既是过程也是实体,某种意义上,它确实就是社会的幽灵(或者说,是社会的一条 「侧链」 )。
让我们进一步讨论多德提出的两种可能:其一是无币的区块链或非公开的区块链,其二是无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或无分布式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币)。对于后者,我们已进行了部分说明,并认为这的确能解决一部分实际问题,尽管它并不享有和比特币一样的特殊性质。对于前者,让我们重新回到Red和中本聪的讨论中,在讨论帖的前几楼,一位叫Insti的人首先将比特币的区块与数字公证联系起来:
Insti:再提一下,大多数的数字公证服务就是这么做的。您发给公证员一份哈希签名的文档,由公证机构永久保存下来。然后他们创建一条与比特币相似的哈希链。定期在报纸或其他的线下刊物中公布当前的哈希链值。您没有必要将私人文档/交易发送给公证员来加盖时间戳以及备案。公证员只是出具以下证明,即该时刻存在与此哈希值匹配的某物。
借用Insti的描述,可以将问题简化如下:每一个客户端都是一个公证员,所谓双重消费问题,就是单一客户端(钱包)要向其他客户端(公证员)证明自己的账户中有X枚比特币的过程。这一问题在比特币的意义上的确可行,可真正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区块链货币(尤其呈现为Red与中本聪两种方案)、「数字公证」与多德所描述的无币区块链之间的差异,也即这一「证明」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在数字公证的过程中,公证机构将会保存「一份哈希签名的文档」,并创建一条哈希链(其中应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多个经哈希签名后的证据),到这一部分,证明的逻辑仍与比特币完全一致。问题在于,公证会定期「在报纸或其他的线下刊物中公布当前的哈希链值」,这意味着,公证所追求的「公共性」(或者说总体性)仍旧是在传统的公共媒体中完成。这也让人想起比特币白皮书中的说法:
「本提案从时间戳服务器切入。时间戳服务器取得待签署账目区块的哈希值,并将此哈希值在网络中广播,就像在报纸或Usenet上发布一样。」《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显然,在比特币白皮书中,中本聪借助报纸和Usenet(一种非http协议的网络空间)的比喻说明时间戳服务器网络的性质(也就是区块网络的性质)。这就是说,如果比特币如愿推进,那么其核心并非区块,而是再造一种新的「公共空间」或「公共性」。这非常强力地驳斥了多德的核心判断,即比特币有一种将社会中介排除在外的愿望。事实上,比特币并未尝试排除社会,相反,它要求在数学/虚拟空间中重建社会的性质,应该得到讨论的是两种「社会」的性质差异(是否能够如此平滑地相互置换,如果不能,差异究竟何在),或者说不同区块链提案之间的性质,而不是比特币是否希望排除社会性。
我想这已经可以说明,为什么私有化的区块链在其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区块链」,因为它不具备这一方案所要求的公共性,其公共性仍旧需要回到传统公共媒体中才能获得,而公有链也只是将公共性从公共媒体转移到了一个新的空间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缺失。[2]当然,就社会而非公共的层面论,私有链的确也镶嵌在社会之中,但同样不具备明显差异:如果私有链和公共链本身都是技术+社会的结构,只是切分方式不一样,那么私有链除了更适应目前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形态——如多德所说,一个不完全良性的形态——之外,并没有显著的社会性上的优势。
当然,多德的另一判断完全正确:可以存在一种无币区块链,或不采用挖矿方式发放货币的区块链。实际上,当下相当多数字货币的「挖矿」方式早已与BTC不同,许多情况下,矿工所要提供的是各种形式的资源(计算、存储、带宽),而不仅是对区块本身的竞争和维护。与此同时,多德所提到的各种比特币2.0类型的货币,其内在实质也更接近不分红的公司股票而非纯粹流通媒介/储值媒介——以ETH为典型的各种ICO后的货币几乎都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业务,这就说明每一个代币的实质是一种小范围的业务内的交换工具,而不是纯粹的透明货币。
这也进一步表明,实际上我们很难想象一种脱离货币的支撑去中心区块链运作的方式(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多德只举出了一种Eris Industries推行的无币私有链作为例子)。的确,「在区块链作为数据库真正有用的情况下,实用性是维护区块链的足够理由,而不在于货币价值的生产和传输」,但如前所述,在这一意义上的私有链并不脱出十五年前数字公证的逻辑,这只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哈希加密证明方案。
若是退一步,考虑作为数据库的区块链的确可以凭借其实用性进行运作,从而相对剥离或完全剥离货币价值的生产和运输(ETH类型的货币已经做到这一点),在此,无论区块链的分布与私有只意味着不同的维持链条的经济机制(一个ICO后的货币与一个中心化注册的企业之间差异或许并没有那么大),此处有币或无币并不真正涉及维护链条本身的动机。
只是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并非所有货币都意味着「货币价值」。正如虚拟世界中的货币被称为Token而非Money那样,相当多的情况下,数字货币只是一个「Token」,它未必承载着价值的生产和传输,但只要它仍能证明自身,它就一定承载着、证明着在其中涌动的观念与社会。在任何意义上,一种大范围流通的虚拟货币都是一个社会观念和情状的集合,它承载着的就是诸种它既不愿意排除也绝不会排除的社会关系。
因此,有币的区块链不一定意味着所有矿工都在为了博取经济收入这一单一目的而工作,情况或许正中本聪想,「简单的利他主义就足以使网络可以正常运行 」,在此情况下获取的代币,不过是「我对他人提供了帮助的证明」。(这一点似乎有些奇怪,我们好像习惯了在物质世界里提供帮助不需要证明或回报这一点,因为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获取彼此更丰富的非匿名的关系信息,但这并非匿名网络运转的逻辑。想想泽利泽对金钱的丰富描述,透明介质完全可以充当情感的证明,因此Token所指代的未必是其经济价值,也可能是社会或情感价值。[3])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多德两种想象的基本分析,结果是多德所说的「无币/私有区块链」或「无区块链数字货币」都可能成功,但其性质与比特币本身完全不同,也不可相互替代,甚至相当意义上,无币区块链本身意味着一种对「有币区块链」的错误想象——尽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类似比特币的方案确实存在一个定位上的重大困难,最后几乎都转向了「数字黄金」的逻辑,可是就存在性质来说,比特币又比ETH这类第二代货币要更加明确,因此也更有可能抛弃货币流转的实际效用(恰恰因为它可以一文不名,并且不支撑任何实际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想象一种更广泛的流通性或联通性。
我想这种流通性或联通性也是多德想在无币区块链中所追求的内容,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不承载价值的有币的区块链能够提供(比多德想象的几种方案)更好的(基于匿名性网络的)实现。自然,这些限定如此冗长也难以成真,可是即便不考虑这些潜能,我们也很难构造出一个多德式的「我们的每个行动或交易(如投票、购买房产、医疗接种、结婚、获得学位等)都是一个独特的可验证的事件」的区块链。事实上,哪怕在NFT席卷全球的阶段,数字货币仍然无法解决自身的可及性问题。
NFT意味着一个不可切分的代币单位,这样的单位在性质上似乎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存在最为接近,因此可以说,NFT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指称现实物质的方案。让我们设想,存在某个艺术品(如《蒙娜丽莎》)的NFT,它等同于《蒙娜丽莎》本身或与之绑定,问题不在于如何证明《蒙娜丽莎》的NFT存在,而是要证明**《蒙娜丽莎》的NFT可以证明《蒙娜丽莎》的存在**——这种证明不可能在技术系统内部发生,而必须求助于一层又一层,越发复杂的社会网络(例如鉴定师、博物馆、区块链的创造者和所有矿工共同提供保障)。
因此,哪怕所有区块链在观念上似乎都希望将世间的一切事物和行动都纳入其中,变成可证明的单元,但这种纳入既不可能成功,也并没有成功的必要。多德错误地将区块链中的话术当作其实际愿景,错误地将区块链看作一种数字公证式的方案:「公证员只是出具以下证明,即该时刻存在与此哈希值匹配的某物」——除非某物是可以被哈希运算的存在(这意味着它没有任何一丁点「质料」),不然区块链不能也无法独立出具任何类似证明,因为区块所存在的那个世界和区块所试图触碰到的这个世界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也正因为这个鸿沟的存在,无论是否承载着数字货币,无论承载着何种数字货币,区块链(或分布式数字货币)必然属于社会也需要不断返回社会之中。只是这一社会并非多德所祈求的那种(我想他似乎将其当作「人类组织」或「人类行动」(agency)的某种缩写),而是另一种更开放、复杂,包括人与物/非物、多重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只在这种社会之中,我们才能够想象一种截然不同的「耗费」和「存在」形态。